新加坡人力部昨天發布《2018年職業空缺》報告,截至去年9月底,新加坡本地勞動市場職位空缺共計6萬3300個,比前年的5萬3100個顯著增加。

隨著新加坡經濟大步轉型,去年有更多職位空缺待填補,白領職缺占比也相對擴大,而僱主依舊面對藍領員工難請的問題,其中服務業人手尤其缺乏。

在這個一員難求的環境下,有越來越多僱主在招聘時較不注重求職者學歷,而著重於考慮對方是否擁有所需技能與經驗等。
報告顯示,去年近一半(49%)藍領職缺至少半年找不到人填補,面對同樣處境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MET)職缺相對只有21%。
清潔工、商店銷售員以及保安員是最欠缺藍領工人的三種職業。但新加坡人力部指出,隨著經濟轉型,企業對這三種職位的需求已下降。以商業模式持續轉變的零售業為例,商店銷售員職缺占比與五年前相比減少近一半。

不過,醫療護理服務需求的擴增則使相關行業職缺增加,據調查,僱主去年願支付至少1400元工資聘請醫療助理,比2016年的1200元新幣顯著提高。僱主找不到合適本地人填補藍領職缺,一般因為工資以及工作環境與性質達不到求職者的要求。
同時,據新加坡人力部調查,去年的PMET職缺中,求職者學歷不是招聘主要考量因素的職缺占52%,顯著高於前年的42%。這些職位包括系統分析員、商業與行銷執行員、軟體、網際網路以及多媒體開發員,僱主更重視求職者是否有相關技能、經驗、軟技能以及正確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