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皇京港崛起之日,將是馬六甲困局破局之際,新加坡衰落之時,新加坡躺著數錢的時代正式結束,這也是新加坡屢屢看不清世界大勢,屢犯錯誤的必然代價。

1、馬來西亞決心強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關鍵節點國家的地位,更多分享馬六甲海峽戰略分紅,這是馬來西亞的國家戰略與意志。在世界上,有幾個特別重要的戰略節點,分別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荷姆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等,其中,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最高,太平洋沿岸國家的海運對它高度依賴,更是被稱作東亞幾大經濟體的「海上生命線」。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由此可見,馬六甲海峽是何等的重要!
馬六甲海峽的沿岸國家分別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與新加坡,再上世紀六十年代貨櫃海上運輸興起之際,新加坡抓住了這個機遇,大量興建港口,逐漸把新加坡港打造成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中轉港口。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全球最大的二個經濟體間的左右逢源,新加坡港欣欣向榮,幾十年前就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中轉港口,2006年更進一步,以2480萬標箱躍升為世界最大最繁忙的貨櫃港口(2011年,上海港超越了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個貨櫃吞吐量超過3000萬標準箱的港口,貨物吞吐量與貨櫃吞吐量均是世界第一)。
半世紀以來,馬六甲的戰略紅利幾乎都被新加坡拿走了,他是大口大口地吃肉,而另外兩個沿岸國家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連骨頭都沒得啃,頂多撈一碗肉湯喝,對此十分不滿,但國家實力不濟,無可奈何。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風行,馬來西亞不僅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也找准了國家定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關鍵節點國家。這既是馬來西亞人的睿智,也是馬來西亞人的幸運,跟他的小鄰居新加坡相比較,更是如此。於是,不斷出台相關政策,強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關鍵節點國家的地位,與某大國聯合投資建設皇京港,就是馬拉西亞強化這種地位的決心的體現。

2、皇京港建成後,馬來西亞就多了一個與亦敵亦友的新加坡博弈的鋒利工具,擺脫不利的境地,謀取更多的國家利益。
地處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市的馬六甲皇京港,由3個人造島和1個自然島嶼組成,占地1366英畝,總投資高達400億林吉特(約合800億人民幣),整個項目預計2025年完成,將成為新的國際旅遊景點,而其中的深水港將於2019年建成,屆時將超越新加坡港,成為馬六甲海峽上最大的港口。
皇京港全面建成後,對於馬來西亞具有經濟與地緣政治的雙重作用,經濟方面對振興馬來西亞經濟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而地緣政治方面,特別是對新加坡,馬來西亞從此擁有一個非常犀利的博弈工具,而不僅僅是水資源這一個工具。有了皇京港,馬來西亞人從此可以在新加坡人面前揚眉吐氣了。

3、隨著皇京港的全面建成,馬六甲困局必將破局,成為歷史,某大國不僅突破了被卡脖子的困境,而且新加坡再也沒有膽量再對他背後捅刀子,再也沒有本錢繼續成為他崛起的絆腳石。
過去,某大國實力不足,一直無法突破馬六甲困境,一直被美國與新加坡卡脖子,國家利益與民族復興受到嚴重的壓制與損害,但一直沒有太多的應對之策。隨著國力的增強,讓馬來西亞看到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巨大的利益,終於同意精誠合作,於是,某大國大手筆投資、建設皇京港,在改變馬六甲海峽的資源生態與力量對比的同時,悄然改變被人卡脖子的命運。
2025年,皇京港全面建成後,新加坡港的獨一無二的地緣戰略優勢與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的優勢都會毫無例外地消逝,新加坡一手對某國背後捅刀子,一手從某國賺大錢的兩面人的美好時代必將終結,好日子將成為美好的記憶,貧窮將是新加坡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