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李光耀的創立的人民行動黨(以下簡稱PAP)在大選中丟掉了6個議席,得票率只有60.1%,雖然他們用這個數據贏得了大選,但是這個數據對於PAP來說很尷尬,因為這是自它們自成立以來最爛的數據。李光耀對此並不驚訝,他說這樣的結果遲早會發生,因為新加坡的選民結構已經變了。

當初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強行開除出去時,他們是個面積只有719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萬的小國,他們太小了,又沒有任何資源,住房緊缺,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它們還處在一個非常複雜多變的地區中——周圍的國家對華人占70%以上的新加坡心懷警惕,似乎隨便一個力量就能把新加坡碾碎。新加坡還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李光耀難以保證,在對其國民宣布獨立的消息時,李光耀難掩悲傷,流下了熱淚。
在這種巨大的集體危機感前,新加坡爆發了驚人的力量,他們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成了亞洲僅有的4個已開發國家之一,他們從當初那個落後又混亂的小國一躍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這樣的成就讓人驚嘆,他們竟然用這麼小的本錢,玩出了這麼大的成果。

新加坡的這個成果是老一輩的新加坡人用自己的汗水打拚出來的,他們一起見證了那段艱難困苦的時期,見證了城市從貧民窟到高樓,從一片混亂到「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的蛻變,同時他們也見證了李光耀和PAP的領導能力,所以一直到2011年前,PAP在每次大選中,總是能以壓倒性的優勢橫掃所有議席。

但是,人總會老的,隨著占了大多數的老一輩人去世,新一輩的年輕人站上舞台,他們開始對新加坡有了不一樣的要求,也開始對PAP產生不滿,李光耀說,這些年輕人自生下來後,就生活在安全優渥的環境中,他們看不到那種今昔之間的強烈對比,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自然而然的,他們會疑惑地問老一輩:你們所說的奇蹟在哪裡?李光耀承認:「選民結構的變化,正在毫不留情地衝擊著我們。」
年輕人要求PAP不能在一家獨大,必須有在野的團體可以挑戰他們,但是李光耀說:我敢肯定地說,只要新加坡走向XX制,新加坡就註定平庸。作為一個匱乏的小國,新加坡需要的是一個超強的領導團隊,他們的隊伍不能一分為二,只要一屆政府變得愚蠢,我們就全完了。國家將會沉淪,化為烏有。

以上的話來自《李光耀觀天下》181頁,這本書寫於2013年,當時李光耀已經89歲,他還寫道:希望年輕人不要草率地下決斷,而應該考慮得失利弊,因為一切結果都將由他們自己來承擔,而不是老一輩的人。「等結果出現時,我們早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