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從衣、食、住、行來和大家聊下我眼中的新加坡!

衣: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長夏無冬,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至34攝氏度之間,所以基本上一雙拖鞋加短褲就可以搞定!
食:

由於新加坡的戰略位置,新加坡菜反映出新加坡文化起源於馬來西亞的種族多樣性,為百年文化互動而成的產物。
食物主要受到當地馬來人的影響,加上來自中國、印尼、印度、土生華人、和自十九世紀英國所帶來的西方(特別是英語和一些葡萄牙語影響的歐亞,被稱為基斯)的移民傳統。而在當地的飲食文化也同樣存在於其他領域,如:斯里蘭卡、泰國、菲律賓、和中東地區的影響。
新加坡小販攤檔中,例如:具有中國華裔背景的廚師受到由印度文化的影響,可能會嘗試多樣化的調味品及配料,如羅望子,薑黃,和酥油;而印度廚師則可能也能 提供炒麵等菜,但有些印度裔廚師不提供豬肉與牛肉類。隨著來自各種不同國家的影響,它足以顯示全球化的現象,進一步影響新加坡的料理。

住:在住房方面,84%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由政府(建屋發展局HDB)建造的組屋中(即公共住宅),價格非常低廉,並且還可以高價再轉售給無權購買新組屋的新加坡永久居民或選擇不婚單身獨居的新加坡公民。組屋之外最多人居住的是共管式公寓,屬於私人性質的住宅樓房,價格一般是政府組屋的四、五倍之多。此外還有少部分的排屋(即聯體別墅)或獨棟別墅,但不太多人選擇

行:新加坡本島的公路完善,擁有10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島。此外公共運輸同樣發達,以地鐵、公共汽車與計程車為主。目前開通了5條地鐵線路,另有一條正在建造中;公共汽車路線上百條,由兩家公交公司經營,分別為新捷運及SMRT地鐵有限公司。
私家車普及率在新加坡並不高,主要是由於政府的諸多限制措施。私人購車必須首先競標取得數量有限的擁車證,一張擁車證的價格就已經相當於一輛普通進口轎車的價格,而且擁車證的有效期只有十年。此外,新加坡也是全球第一個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國家,在進入市中心的道路上架設自動電子收費系統,在尖峰時段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將自動付費。由於購買私家車的成本太高,再加上完善、方便的公共運輸網絡,使得大多數新加坡人選擇不購買汽車,這也有效地解決了其他都市普遍存在的交通堵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