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香港和新加坡通過為「世界公民」提供樞紐和平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茁壯成長。低稅率和寬鬆的監管環境,是它們吸引外資的重要賣點。
多年來,兩者難免被相互比較,似乎也一直存在著「瑜亮情節」。但最近幾個月,這兩位多年的對手運勢走向已大不相同。
新加坡政府:別趁火打劫

時值香港社會動盪,作為在財富管理行業最重要的競爭對手,新加坡不希望被扣上「趁火打劫」的帽子。
據路透社報道,新加坡金管局向星展銀行、華僑銀行旗下機構,提出不要向客戶大力兜售服務以及採取其他措施,吸引客戶到新加坡。金管局告訴銀行業人士,希望新加坡的財富管理人員,對香港事態保持敏感,不要專門針對香港設計營銷方案。

新加坡資深銀行家表示:新加坡沒有任何銀行或金融機構,在目前的氣候下,大力推動挖香港的牆角。
香港人也南下新加坡

雖然,新加坡官方已正式表態,各大機構也謹慎行事,但並不能有效阻止香港的資金流向新加坡。「我們收到了很多諮詢。如果客戶希望轉移資金,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又無法阻止資金流動。」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銀行業人士感嘆道。
目前,香港和新加坡之間正在發生兩大備受關注的「單向流動」:
1.香港資金正在南下;
2.財富管理從業者正在南下。
除了香港所管理的資金和管理資金的人才流向新加坡,連香港普通人也開始萌生在新加坡置業,甚至是移民新加坡的打算。據《聯合早報》報道,今年第二季度,外籍買家在新加坡買下249個單位,環比增加43.9%;永久居民買下665個單位,環比增加20.3%。


兩者運勢已大不同
香港與新加坡,同為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卻走向了不同的命運近年來,兩者更是在爭奪中國內地富豪的過程中「短兵相接」。

目前,香港仍舊擁有比新加坡更多的超級富豪。根據瑞士信貸機構報告,香港大亨所擁有的財富,使香港在亞洲私人財富爭奪戰中仍舊領先,其中853人的身家超過1億美元,人數是新加坡的兩倍還多。
但新加坡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新加坡銀行過去幾年一直在香港和中國內地迅速擴展業務,大中華地區已占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他們設有大中華區服務部門,專門為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幫助他們開設銀行帳戶、設立家族辦公室或信託基金。
不少行業報告認為,新加坡正在逐步取代香港,成為全球富豪的新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