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熟食中心內,有聾人兜售鑰匙扣,還搭配上PayNow二維碼付款方式,做法引人爭議。
有讀者發現,近期來常在商場、熟食中心或咖啡店等地方出現兜售鑰匙扣的聾人,質疑對方是否擁有準證,甚至是否合法。
《新明日報》記者前晚前往紐頓熟食中心,短短1小時內,就發現一男一女的聾人先後出現,向食客兜售鑰匙扣。

女子向食客兜售鑰匙扣,逗留不到半小時便離開。
據觀察,男子先出現,手裡拿數十個鑰匙扣,沿途向食客兜售。不久後,男子離開,另一名女子同樣拿著鑰匙扣與絨毛玩具出現,沿著熟食中心的桌子兜售,逗留的時間一樣不長。
記者發現,兩人手上都拿著卡片,向食客「展示」自身情況,希望博取同情,買下鑰匙扣。
記者上前了解情況,女子比劃了曾代表菲律賓出戰環球小姐的古馬寶(Michele
Gumabao),月初來到新國旅遊。
她上周三(5日)晚發推文, 指在新加坡遇上有人乞討,不過當時手上沒有現金,但對方竟然出示二維碼要求施捨,讓她感到十分驚訝。
推文貼出後,目前已累計逾3 8 萬次瀏覽量和超過3800個贊。
古馬寶雖然在貼文中並未標註事件在何處發生,但根據她在社交媒體的貼圖顯示,她當天曾到紐頓熟食中心用餐。
記者事後根據PayNow上的手機號碼聯繫對方,對方聲稱與兩名聾人為朋友,可以代為收款。
對方也稱,兩名聾人都獲得新加坡聾人協會的允許,能在3個月內售賣鑰匙扣。
他也補充,該女子是一名單親媽媽,是為了兒子幫補家計,才兜售鑰匙扣。

卡片的另一面是二維碼,讓顧客掃碼。
對方也說,若要購買鑰匙扣,能將款項發到自己的手機號碼,之後再轉交給聾人。一番,相信是想說明自己是一名聾人,無法溝通, 並出示了卡片。
卡片內容寫道: 「 我是聾人,我們正在兜售漂亮的藝術手工藝品。一個鑰匙扣為5元,3個10元。謝謝你的支持,上天保佑。」
卡片的另一面則是PayNow二維碼,讓公眾掃碼購買鑰匙扣。
新加坡聾人協會(SADeaf)說,不曾授權任何人向公眾兜售商品。
該協會在回應詢問時說,知悉有人自稱是聾人並向公眾兜售商品,這是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協會強烈勸阻民眾向他們捐贈或購買任何商品。
「聾人和聽障人士不僅有能力獲得有薪工作,協會的就業支持計劃也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幫助。」
對於有人自稱聾人,並向公眾兜售商品,該協會強調,並無授權他人從事類似活動,協會無權對任何個人給予類似許可。
任何新加坡聾人協會的大眾募款都必須從當局獲得必要的許可證。
早在2019年已有報道指,有公眾在金文泰轉換站遇到2名自稱是聾啞人士在兜售鎖匙扣。報道中提及,相信2人並非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