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鐵腕作風和政策改革,他徹底改變了新加坡的面貌,經濟起飛的同時還將其打造成為亞洲的花園城市。
李光耀曾經大打美國牌,由此開啟了親美親西的國家路線,與此同時,他也在積極培養自己的大兒子從政。
而李顯龍在經過多年的歷練之後,於2004年順利接替了他的政治地位,成為新加坡第三任國家總理。
在此之前,李光耀雖然辭去了新加坡總理職務,但仍留任內閣資政直至2011年5月,並著重培養自己的大兒子李顯龍,在接手新加坡總理之後,他延續了李光耀的政策,並與西方國家保持親密關係。

新加坡以彈丸之地成為與韓國、日本、台灣並列的亞洲四小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事情,按照今天的說法,這個國家的成果與地盤比例絕對是性價比之王。
作為在父親保護下成長起來的李家子孫,不可能不受到國家經濟騰飛帶來的種種好處,然而這種家族榮耀的延續,很可能不像外人想的那樣簡單。
李家表面上看起來因為老宅問題引發了內鬥,但實際上這只是他們往日矛盾的集中爆發,最終雙方都沒有贏家。
李顯龍的第二任妻子何晶,同樣是名校出身,同樣有從政的經歷,因而被李光耀十分看重,加之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對於在李家的地位與貢獻不可撼動。

可是從2002年起,她就在號稱新加坡第一國企的「淡馬錫控股」中擔任重要職位,並在李顯龍當選為總理之後,出任公司總裁。
而這家公司作為新加坡財政部獨資的企業,在新加坡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有投資,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新加坡地鐵、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新加坡電力、吉寶集團和萊佛士酒店無一不是它旗下的公司,這家公司可以說就是新加坡的經濟命脈。
李顯龍擔任總理掌握權力,妻子何晶掌控淡馬錫穩操經濟,國家的機構在外人看來,顯然成了他們李家的「夫妻店」,很難不讓人覺得,這樣的家庭會傳到第三代,第四代。

而身在經濟重要部門的李顯揚,對於這樣的國家發展戰略深表不認可。
以至於對嫂子的「干政」也難以忍受,但是從時間上我們不難看出,這樣的安排都發生在李光耀在世之時,顯然不可能是李顯龍的一人之力能夠促成的。
但是由遺囑引發的老宅風波,再到長達6頁的控訴,我們能夠看出,李顯揚和李瑋玲對於父親的安排早就不滿,只不過是在老人去世後才難以彌合,並最終分道揚鑣。
如今的新加坡是法治社會,第一家族的內鬥即便人盡皆知,也不會影響到國家的治理與運行,這可能才是李光耀等創業一代的智慧之處,至於兒女們的爭執與鬥爭,只好交由他們自己去完成了。

參考文獻:
袁南生. 新加坡第一家族內鬥的另一面[J]. 清風,2017,(0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