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都可能吸入蠓蟲!3年前,班丹蓄水池附近的居民曾深受蠓蟲困擾,家家戶戶用膠帶將住家窗戶封得嚴嚴實實,如今慶幸問題已改善,得以享受蓄水池美景。
《新明日報》報導,班丹蓄水池被西海岸路、本朱魯路和惹蘭布羅三條路環繞,風景優美,是公眾健身、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但在3年前,班丹蓄水池蠓蟲(學名Chironomide)肆虐的問題困擾著附近居民。受訪居民憶述,當時成群結隊的蠓蟲越過馬路飛進附近組屋單位,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班丹蓄水池上次出現大規模的蠓蟲問題是在2019年。(公用事業局提供)
住在德曼花園路第49座組屋的自雇者吳信德(64歲)告訴記者,當時班丹蓄水池附近漫天都是蠓蟲,即使關門、關窗,蠓蟲也可通過小縫隙飛入家中,因此家家戶戶都用膠帶將窗戶封得嚴嚴實實。
「我們當時出門呼吸都可能吸入蠓蟲,實在是非常困擾,但這些年問題已改善,沒有再出現蠓蟲問題。」
該座組屋底層咖啡店Makan Shiok的生意也曾因蠓蟲問題而大受影響。飲料攤員工海魯丁(30歲)透露,三年前因蠓蟲問題,食客無法坐在咖啡店內用餐,只能打包食物,當時咖啡店一度裝上防蟲網,但仍無濟於事。
不過,他指出,當局後來常用噴霧除蟲,這幾年問題已有改善。
距離該座組屋步行15分鐘的班丹花園第411座組屋居民也有相同困擾。家庭主婦娜莎(66歲)說,3年前,即使天氣炎熱他們也不能開門,否則蠓蟲就會飛入房內。
「當時組屋走廊上到處都是,甚至引來很多壁虎,看著非常髒亂,大家都不舒服。」
她也指出,蠓蟲的生命周期很短,常常早晨開門看到滿地的蠓蟲屍體,風一吹便被吹入家中,非常噁心。

公用事業局定期在蓄水池堤壩、周圍植被和附近居民區排水溝使用噴霧殺蟲。(公用事業局提供) 專家建議試用蜻蜓治蠓蟲
除了放魚進蓄水池吃蠓蟲卵,專家大膽猜測或也可用蜻蜓幼蟲及成年蜻蜓雙管齊下治理蠓蟲問題。
研究人與環境問題的新加坡自然學會Jalan Hijau小組主席環境教育家陳漢中受訪時說,要避免蠓蟲問題,居民可以裝紗窗、少開燈以及吹風扇。
「它們的飛行能力通常很弱,容易被影響。」
陳漢中指出,用噴霧僅能殺死成年蠓蟲,並不能治本,且會殺掉其它有益昆蟲。
他建議,或可嘗試用蜻蜓治理。
「據我了解,蜻蜓幼蟲在水中能吃蚊子幼蟲,而成年蜻蜓則能吃成年蚊子,目前蜻蜓還未被用於治理蠓蟲成災的問題,因此或可以試驗看看它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