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位於地下熱流高(high subsurface heat flow)的地區,地下深處可能擁有優質的地熱資源。近期政府和科研人員合作,探索本地北部和東部,如三巴旺溫泉公園,以挖掘潛在的替代清潔能源。
新加坡是個天然資源有限的小國,可再生能源的選擇非常有限,基本上全部能源都是外來進口。因缺乏位於淺層的優質資源,傳統的熱液系統利用地下熱水和蒸汽熱量可能不適合新加坡。
先進地熱系統(Advanced Geothermal Systems)的出現,即利用鑽入熱岩的管道,液體在這個閉環系統內循環,將熱量帶到表面用於發電。隨著相關研究技術的進步,開闢了應用本地地熱的可能性。

來源:NTU
地熱能可應用在多個方面,如暖氣、冷氣、水產養殖和農業、電力生產,且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可以在未來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電腦建模
由南大機械與宇航工程學院副教授羅馬尼奧利(Alessandro Romangnoli)帶領,與TUM CREATE和盛裕集團(Surbana Jurong Group) 合作勘探項目,對可用熱源進行電腦建模和地熱能轉換等技術經濟分析,初步了解本地地熱能的潛力。若地熱能可行,將成為太陽能以外本土清潔能源的新來源,可降低電力行業的碳排放。
勘探地點在三巴旺溫泉一帶和往北三公里的另一個地點,計劃預計於明年中開始鑽探,目標明年底前有初步的結果。本國溫度高於140攝氏度的地熱有用作發電的潛能,但總體視乎提取的能源數量。羅馬尼奧利副教授說:「根據目前的電腦模型,三巴旺溫泉區深度約兩公里的地方,溫度可能會達150攝氏度左右,接下來將通過電腦建模來驗證估測。」

如果熱能資源足夠,就適合用於發電,來源:聯合晚報
量子重力傳感
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NRF)資助的另一項研究,包括透過量子重力傳感器進行測試,了解本國選定地點的地質組成和結構。量子重力傳感器已用於監測火山,板塊構造和自然資源的勘探。
該項項目由身為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CQT)科學家的南大副教授Rainer Helmut Dumke,和南大地球觀測與研究所的助理教授韋生吉共同帶領,將有助測量地下的地熱資源。

來源:早報
若研究呈現好消息,能源部將進一步探索以確定在新加坡部署地熱系統的可行性和可擴展醒,發展地熱能可增強新加坡能源的多樣化,提高新加坡的能源彈性。
參考文獻:
1. "Study on geothermal energy potential for Singapore" NTU Media Release;
2. 「政府與科研人員合作 探索三巴旺溫泉地熱能發電潛力」,聯合晚報;
3. 「Singapore explores geothermal energy potential for power generation」 Reu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