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逛街不帶這件「高輻射」裝備,當心被揍
現在,在新加坡出門有兩樣東西必須帶...
第一!
是胸罩...

(圖:來源自網絡)
不好意思...亂了!
錯了!
是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第二就是疫情下被譽為新加坡抗疫神器滴——
「合力追蹤」便攜器

(圖:來源自網絡)
特別是當下新加坡疫情大有抬頭之勢的關鍵時期,從本月17號開始,到人流量較高或人們可能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的地方時,都必須使用「合力追蹤」應用程式或便攜器進行SafeEntry登記入場。
這些強制使用「合力追蹤」登記的場所包括商場、學校、餐飲場所以及健身房等。

(圖:來源自網絡)
在這項新條例下,只能夠使用「合力追蹤」應用程式或便攜器掃描QR碼,或是輕觸SafeEntry Gateway感應器登記入場。
不過,公眾不得再使用Singpass應用程式,或手機里的相機功能或其他QR掃碼器來掃描場所的QR碼以登記入場。
為了讓公眾有更多時間適應這項新條例,允許民眾繼續通過掃描個人證件上的條碼這個登記方式入場,直到這個月31日。

(圖:來源自網絡)
此前,有傳言稱,「合力追蹤」便攜器有高輻射,還殺精...
嚇得不少男同胞差點罵娘...
一網友稱,他對攜手防疫器的安全性存在質疑,對其電磁輻射量進行了測試。
他使用微波檢測儀測試合力追蹤防疫器的電磁輻射量,當電錶放置在防疫器附近時,讀數竟高達10,000微瓦!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科技局(GovTech)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回應...
表示無需擔心,便攜器的輻射能量比藍牙耳機和智能手錶更低。
合力追蹤便攜器使用的是低功耗藍牙,它通過獨立實驗室的測試,完全符合新加坡對短距離設備的監管限制,日常使用是十分安全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手機等無線產品的輻射量是根據電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SAR)定義的,而不是每平方米的微瓦數。
每平方米微瓦(µW)是功率密度的量度,而SAR則是測量人體每單位質量的射頻能量吸收率。
如果用微波檢測儀測試手機的輻射量,手機甚至會有高到238,000微瓦的輻射。
由此可見,網友對便攜器所謂的輻射量測量是不正確的。

(圖:來源自網絡)
所以,不管是手機也好,「合力追蹤」便攜器都屬於所謂的「高輻射」裝備...
還是拿著吧!
否則去逛街真的會被揍出去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