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個星期二(21日)就是冬至,趁著周末到巴剎購買湯圓的顧客不多,受訪攤販估計今年的銷量不如去年。
記者昨早走訪金文泰448座巴剎與熟食中心,並未見到買湯圓的人潮。開檔40年的巴剎攤販黃秀嬌(63歲)受訪時說,相比去年,估計今年湯圓銷量將會下滑。
售賣現成湯圓的黃秀嬌說,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少吃甜湯圓,而老一輩則喜歡自己搓,所以買冷凍湯圓的顧客減少。離冬至還有兩天,但她說不會再進太多貨,畢竟湯圓不能放太久。
在同一個巴剎經營素食食品的老闆娘余玉珍也指出,由於受到最新的疫情影響,前來巴剎的人潮減少許多,樂齡人士也可能會避免前來巴剎,所以和往年相比,今年她進的湯圓數量減少兩箱。
在金文泰448座熟食中心售賣甜品的謝國華(54歲)則說,雖然今年的銷量跟去年相比差不多,但他還是會準備至少2800粒湯圓,以免去年賣斷貨的情況再次發生。他之前曾經嘗試售賣其他特別口味的湯圓,不過後來發現顧客還是比較喜歡吃傳統口味如芝麻、花生和無餡湯圓。為了同時滿足年輕和年長顧客的需求,他也準備了龍眼和薑茶兩種不同的湯底。
賴雪珍(68歲)聽說超級市場沒有賣某個牌子的素湯圓,所以特地到金文泰的巴剎買,「想煮給孩子們吃,讓他們知道有這個節日的存在」。
她說,由於自己搓湯圓很麻煩,買冷凍湯圓會比較快捷,不過她還是會在煮湯圓的時候自己在湯里放冰糖、生薑和班蘭葉提味。
儘管冰凍湯圓現煮現吃很方便,還是有一部分公眾偏愛自製湯圓,希望保留搓湯圓的傳統。
歐珍蘭(74歲,退休)告訴記者,她早已習慣自己搓湯圓的傳統,家裡也已經準備好糯米粉。她說現成的湯圓食材沒那麼好,自己做的都用較好的材料。除了一般的材料,她也會在湯里加些紅糖。育有三名孩子的歐珍蘭說,孩子們也會在各自的家裡煮湯圓,用來拜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