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3年第一季《勞動市場報告》的數據出爐,第一季度的就業總人數增加了3萬3000個,比前一季的4萬3500個少。

其中,居民就業人數比前一季大幅減少5600個,到2800個;非居民也比前一季少了4900個,到3萬5100個。
儘管如此,新加坡上一季的就業總人數仍比疫情前高出3.8%。截至今年3月,非居民就業人數首次超出疫情前水平,增加1.7%。
裁員情況方面,上一季的裁員人數達3820個,比前一季多出830個。其中,電子製造、資訊通信和金融服務業的裁員人數增加。裁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重組,或是受到經濟不景氣或業務下滑所致。

新加坡人力資源學院人力資源專家陳志強表示,很多大科技公司的亞洲代表公司都在這邊,所以很多員工都可能會集合在新加坡。所以當大科技領域受到影響的時候,很多新加坡的員工都會受到一連串的影響。
雖然裁員人數增加,但超過七成或71.7%的被裁者,能在半年內找到工作重返職場。
另外,總失業率維持在低位,即1.8%。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內的居民失業率為2.6%,公民失業率則是2.7%。由於居民失業率保持低水平,因此今年首季的就業增長主要來自非居民,尤其是建築業。
就業市場
新加坡有600多家跨公司為畢業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學生留學新加坡熱門專業課程,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
而且除了熱門專業課程,新加坡在醫療保健業、教育業、旅遊業、新興技術產業等領域,也開始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

新加坡人力部發布的就業形勢報告顯示,最熱門前景最好的是信息與通信行業,醫療保健部門,專業服務部門,金融和保險業以及製造業。

01 信息與通信行業
截至8月底,信息通信行業提供的機會最多,為19860個。很多公司把職位開放給了沒有相關行業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其中,有6700個機會是該行業內的長期工作機會,這表明公司正在為擴大規模而進行招聘。
02 醫療保健部門
受冠病疫情影響,醫療保健行業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它提供了9240個機會。醫療保健行業提供的長期工作機會在新加坡也是最多的,共有6,850個。這些長期工作職位包括護理專業人員、牙科助理和護理人員等。
03 專業服務部門
作為一個知識密集型國家,新加坡專業服務部門的表現相當不錯,目前為止,該行業共提供了7610個機會。但是,專業服務行業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分類,各個部門之間的表現差異也很明顯。
04 金融和保險業
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新加坡金融與保險業在疫情期間提供了6,200個機會, 且一半以上的職位都是長期的。
05 製造業
新加坡製造業在疫情期間提供了6,100個工作機會。
此前,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最新最低薪資要求調整,對於外籍員工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 ,EP)以及S准證(S Pass,SP)推出了更高的要求。

➥ Employment Pass 就業准證(EP)
EP是人力部設置的給外國專業人員(管理層,主管或專業職位)提供的工作準證,是工作準證中級別最高的。
➥ S Pass 工作準證(SP)
SP是人力部設置的給外國中級技術水準雇員提供的工作準證。具有相關資格和工作經驗。
就業准證(EP)
今年9月1日金融行業員工收入門檻從5000新幣調高至5500新幣,其他行業門檻從4500新幣調高至5000新幣。

S准證
2022年、2023年和2025年9月1日分三次調高收入門檻。
2022年、2023年和2025年9月1日分三次調高第一層外勞稅,預計在2025年之前從目前的最低330新幣上調至最低650新幣。

2023年9月起,EP准證批准審核更嚴格,增設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
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新計分制
部門負責人稱:一些企業可能得做出調整,但是由於這個框架具備透明度、清晰度以及可預見性,企業會知道要在哪些方面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