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加坡,總離不開它的「小」!新加坡到底有多小?在世界地圖上,你得仔細找才能找到這個國家,即使找到了,也只是一個小紅點。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新加坡還計劃在2030年達到690萬人,這樣的人口密度將是多麼驚人!人多了,新加坡不就顯得更小了嗎?
新加坡太小了
新加坡土地緊張
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卻要容納近600萬人居住,同時還要確保300多萬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李顯龍也曾承諾,每個新加坡人都能擁有負擔得起的組屋。

於是,各式各樣的組屋不斷拔地而起,新加坡人口密集的地方,到處都是住宅和組屋區。如今,新加坡未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少。為了建設新市鎮,甚至將巴耶利峇空軍基地遷到樟宜。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對於巴耶利峇軍事基地的未來社區也有了新的設想。

新加坡的組屋不僅多,而且設計先進,每5年還會翻新一次。與其說是廉租房,不如說是新時代的「豪宅」。
新加坡太小了
沒啥娛樂活動
新加坡面積小,可玩的地方卻很少,知名景點如魚尾獅公園、濱海灣花園、夜間野生動物園、樟宜機場瀑布、金沙酒店天際泳池和摩天輪,2、3天就能遊覽一遍。

但實際上,新加坡不僅有這些景點,整個新加坡都是一個大景區!相比稱它為國家,我更願稱它為「花園城市」。
你可以在南部山脊徒步,在麥里芝蓄水池漫步,欣賞遍布全島的綠色美景。


新加坡在歷史變遷中,將不同國家、民族、文化、語言和信仰的人融合在一起,創造了獨特的新加坡秩序。
新加坡太小了
出行太堵了
作為世界級國際大都市,新加坡也面臨「擁擠+擁堵」的問題。尤其是這個買車比買房還貴的國家,人們更多依賴公共運輸。早晚上下班高峰,地鐵里人滿為患。

然而,地面上卻不擁堵,儘管人口密度是北京的6倍、上海的2倍。地鐵擁擠問題可以通過新地鐵線路來解決。
新加坡正在建設更多地鐵線,未來的交通將更加便利。新加坡提出了「45分鐘城市,20分鐘市鎮」的目標:2040年,尖峰時段90%的路程能在45分鐘內完成,90%的居民能在20分鐘內往返最近的鄰里中心。

新加坡太小了
信息太流通
新加坡面積小,稍有風吹草動就能震驚全島。比如一場暴雨導致道路被淹,馬上成為頭條新聞。

這種信息流通的快速,也帶來了社會的親切與安全感。在新加坡,任何不公正對待都很難掩蓋,因為一旦被發現,立即會引起全島關注。在新加坡生活,就是這麼安心。

新加坡太小了
沒什麼購物區
新加坡的大名鼎鼎的烏節路和金沙購物商場,是有錢人和遊客的購物天堂。新加坡人通常不會頻繁光顧這些地方。他們更喜歡在組屋區附近購買生活用品、享受美容理髮等服務,步行即可滿足所有需求。

新加坡的組屋區是一個個生活圈,配套設施齊全,包括公共泳池、圖書館、購物商場、學校、幼兒園、兒童遊樂場、小販中心、咖啡店、巴剎、公園、體育場和政府綜合診所等。

新加坡太小了
本地人無聊吧
對於人們來說,雖然在新加坡生活很無聊,但是生活最主要的是在公司、家、小販中心,三點一線,附加其他場所。這些地方,新加坡已經打造的很完美了。


新加坡雖小,但娛樂活動豐富,各種演唱會不斷。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護照可免簽194個國家和地區,出國旅行十分方便。新元的堅挺讓新加坡人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旅行。

作為國家,新加坡確實很小,但作為城市,新加坡卻不小。新加坡不僅開發程度高,地勢平坦,土地利用率很高。
新加坡面積雖小,但卻是一個讓人實現夢想的廣闊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