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最近又有一個新熱詞——Loud Learning。
直譯的意思是,大聲地告訴別人我要去學習了。
這個詞語由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第一次提出,它將「Loud Learning」定義為在工作場所將自己的學習目標「公告天下」。
這種做法類似一些人特意在社媒上宣布自己的目標,譬如減肥,公開讓網友監督進展,借大家的力量鞭策自己實現目標。
職場人士為何需要Loud Learning?
領英的最新研究顯示,亞太地區91%的專業人士由於工作繁忙或家庭責任繁重,難以將學習放在優先位置。
很想學習新技能,卻發現很難抽出時間去做這件事,說的是你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業人士於是藉助「Loud Learning」這個方式。
亞太地區超過64%的專業人士認為,這種做法可幫助他們投放時間提升技能。
據領英的調查,在新加坡,已經有31%的專業人士大肆宣揚自己的學習目標。
超過一半的專業人士之所以選擇「Loud Learning」,是認為這種做法有助於職業發展。
31%的專業人士表示,這種做法讓他們有機會從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那裡獲得輔導,29%認為他們對職業的滿意度和成就感提高了,還有24%認為能獲得新的就業機會,甚至晉升。
紅螞蟻有一點想不通的是,低調地去進修也可以達到以上效果啊?為什麼要昭告天下呢?
仔細想想,保險界走在潮流尖端,早就常用Loud Learning這招,只是經紀們不只是要鞭策自己繼續深造,也要間接告訴顧客:我們一直都在與時並進提升自己,為你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職場打工仔通過什麼方式Loud Learning?

根斯勒(Gensler)公司的討論角落。(海峽時報)
新加坡的大多數專業人士(47%)以將學習目標告知同事的方式來實踐Loud Learning。
其他方式包括在領英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或成就(45%)、通知團隊成員自己的學習時間(31%),就好像在團隊共享日曆上填寫自己的上課時間。
領英的發現再次證實,學習的過程有個伴互相激勵,會事半功倍。無論是讀書時期,還是踏入社會的進修時期,有個學伴都重要。
領英指出,60%的職場人士表示,如果他們的同齡人公開學習目標,也會激勵他們效仿。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34%的人都擁有一個學習上的好朋友,或一個會去學習並支持他們的朋友。
職業規劃專家、領英亞太編輯主管Pooja Chhabria告訴媒體,
到了2030年,工作所需的技能估計將平均改變50%,而新興科技如生成性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預計會加速這一改變,對於新加坡的工種改變尤其多,估計達到72%。
因此,對於新加坡的專業人士來說,提升技能和學習至關重要,以便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不會被輕易淘汰。
Pooja認為,Loud Learning是新加坡人克服進修障礙的好方法。它為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優先考慮他們的學習旅程的途徑,同時也激勵和鼓勵其他人投入時間發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