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竟有上萬個「尼特族」! 這些青年為何不上學、不工作、不受訓?

2024年09月28日   •   1萬次閱讀

外面的世界很可怕?(海峽時報)

作者 劉智澎

本有一群不上學、不工作、至少半年沒外出的「蟄居族」(Hikikomori);

韓國有一群不約會、不結婚、不生子的「三拋世代」(Sampo Generation);

新加坡則有一群不升學、不就業、不接受培訓的「尼特族」(NEET,即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這些15歲至24歲的青年明明具備謀生能力,卻賦閒在家。有的還依靠父母撫養,因此也被稱為「啃老族」。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9月25日出席一場青年論壇時,引用了人力部最新的勞動市場調查數據:

新加坡約有1萬7000個「尼特族」,占青年人口的4.1%。

儘管這個比率遠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平均的22.4%,卻仍令人堪憂。

蔡瑞隆警告: 「這意味著新加坡有1萬多名青年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可能面臨被社會排斥的風險。」

小伙子,別整天窩在家打電動。(聯合早報)

冠病疫情造就「隱蔽青年」?

2020年,新加坡實行冠病阻斷措施期間,16歲的Fabian Ang決定輟學,放棄N水準會考。

他告訴《海峽時報》,選擇長時間待在家,是為了保護母親和妹妹免受父親家暴。

「學校恢復實體課程後,我根本無法專心上課,因為我很擔心我不在家時,家裡可能會出事。」

但他輟學期間,每天不是上網看視頻,就是玩電子遊戲。 校方了解Fabian Ang的家庭情況後,便請飛躍社區服務安排社工每兩周探望他一次。

如今,20歲的他正在服兵役,閒暇時也會到飛躍社區服務中心當義工,幫忙輔導其他邊緣少年。

他的父母也在辦理分居手續。

「之前我的人生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期待,但現在我願意嘗試新事物,也變得更有自信,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Fabian Ang在16歲那年為了保護母親和妹妹免受父親家暴,決定輟學待在家。(海峽時報)

飛躍社區服務助理總監楊成新指出,像Fabian Ang這樣的「隱蔽青年」在疫情期間較為常見。

他們有的性格比較內向,喜歡獨處,不與外界溝通;有的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遭受霸凌,找不到歸屬感,而衍生出社交焦慮或社交恐懼等人格障礙。

該服務中心正在幫助60名「隱蔽青年」重新融入社會,鼓勵他們通過釣魚、照顧動物和沖泡咖啡等課程來探索自己的興趣,從而培養社交情感技能。

楊成新坦言,社工平均得花上三年時間,才有辦法讓這些青年敞開心扉。

「這些青年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 「強迫他們重返校園,等同於將他們進一步推向孤立的深淵。」

求職無門 迫不得已成為「尼特族」?

不過,一些年輕人會成為「尼特族」,並非出於自願。

飛躍社區服務執行長林孔懷在論壇上提到,他們可能是因為社會缺乏就業機會,而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如果無法及時並有效地引導他們重回軌道,他們可能因自身發展受限,影響心理健康,甚至因長期失業而引發犯罪問題。」

需要幫忙就開口求助。(ALAMY)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上個月發布的《2024年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全球青年失業率在去年達到13%,相當於有6490萬名15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

當中,近兩成是「尼特族」,很難找到體面的工作;也有更多青年面臨大學畢業生過剩的挑戰,選擇打臨時工。

新加坡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黎華德(Walter Theseira)指出,隨著越來越多新加坡人擁有大學文憑,年輕人對理想工作的期望與實際情況有落差,可能是一個關鍵因素。

「一些行業如服務業明明有職位空缺,大學畢業生卻不太願意接受薪水較低的工作。」

不過,長期失業也會使「尼特族」更難找到工作,因為僱主可能會誤以為是他們能力不足,才一直找不到工作。

林孔懷也說,一些「尼特族」總會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而在工作時過度在意同事的看法。

說到底,「尼特族」最大的障礙就是缺乏自信和軟技能,因此社工一般會建議他們通過社區義務活動來發掘自己的強項,從而找到人生方向和動力。

但青少年要擺脫「尼特族」的標籤,還是得靠自己的毅力和心理建設,才不會一受到打擊就一蹶不振。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4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7182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327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6156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