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費者協會(CASE)攜手口福集團推出雜菜飯價格標籤計劃,旨在提高價格透明度,但其是否能夠真正確保收費公平仍待觀察。那麼,本地居民認為雜菜飯的合理收費應該是多少呢?
1. 一肉兩菜,超過4新已算貴?
《獅城熱話》在8視界新聞的YouTube網站發起的一項投票吸引了1200多名觀眾參與。
結果顯示:超過一半(51%)網民認為雜菜飯售價4新幣至4.90新幣已經算貴;近三成(28%)選擇5新幣至5.90新幣區間;約一成(12%)認為6新幣以上算貴;另一成(10%)覺得7新幣以上才算貴。

圖片下標模板, 來源:獅城熱話
對此,CAPITAL 958主持人林靈芝認為,以當前物價水平,4新幣至4.90新幣「並不算貴」,更像是兩三年前的價格。財務規劃師謝詔全則指出,攤位的營業地點和食物品質也會影響消費者對價格的判斷。
林靈芝表示:「如果你覺得好吃,你覺得值得的話,它四新幣或五點五新幣你都會覺得(價錢)可以,只要它夠好吃。今天如果不好吃的話,他賣三新幣我都覺得浪費!」
一些受網民也留言推薦低於4新幣的雜菜飯攤位,林靈芝認為,組屋區攤位租金較低,加上部分年長攤主「佛系經營」,壓縮利潤保持低價格。
2. 收費透明度待提升 明碼標價受期待

圖片下標模板, 來源:維基百科
謝詔全和林靈芝表示,雜菜飯標價與實際收費常有差異,消費者一般不會當場質疑,且很難討價還價,通常只問最貴菜品價格。因此,他們都支持推行明碼標價計劃。
推廣明碼標價計劃面臨挑戰。謝詔全認為攤主難長期補貼食材價格波動的差價,林靈芝建議標籤應醒目,可參考壽司店顏色定價系統,方便年長者辨識。
3. 在家自煮比外食更便宜?
金融管理局和貿工部的文告發布的最新消費價格指數(CPI)顯示,新加坡整體食品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2%,但外食價格微漲0.1%。有網友認為,在家做飯更划算。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主管全德健指出,雖然食材價格會有波動,但總體來說,自己做飯通常比外出就餐更經濟實惠。不過,他也提醒說,這需要考慮時間成本,如果廚藝不佳,可能就不划算。
謝詔全則認為,如果家庭成員較少,烹飪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並不划算;但如果家庭成員較多,自己做飯則會更便宜。
參考資料:
1.https://www.8world.com/in-depth/hello-singapore/tott-economic-rice-color-coded-2740866,8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