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候任總理黃循財(中)5月13日在總統府召開的記者會上宣布新內閣名單。出席記者會的還有將出任副總理的貿工部長顏金勇(左),以及留任的現任副總理王瑞傑。(聯合早報)
有點出人意表,又有點理所當然
星期一(5月13日)下午,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萬眾期待的新內閣名單。
貿工部長顏金勇升任副總理,另一位副總理則繼續由王瑞傑擔任。

貿工部長顏金勇升任副總理。(聯合早報)
早前已經接受黃循財邀請的李顯龍總理在卸任後,會留在內閣擔任國務資政;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也留任。
顏金勇的擢升是內閣新名單的一個亮點,他任黃循財的副手,有點出人意表,又有點理所當然。
出人意表的是,顏金勇今年65歲,比52歲的黃循財大了13歲,以輩分論屬「前朝遺老」中的一老,來臨大選,以他的資歷論,當可在選戰中扮演運籌帷幄的角色。
黃、顏二人是2019年冠病疫情中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的兩位聯合領軍大將,一起「經歷了冠病疫情的烈火洗禮」。

黃循財(左一)、顏金勇(右二)、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左二)和衛生部長王乙康(右一)是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四大功臣。(通訊及新聞部)
兩人三年的密切合作是互相磨合,建立工作默契的難得經驗,對彼此的工作作風和效率必是互相欣賞,兩人未來繼續合作無間,相得益彰,當是國人的福氣。所以說,顏金勇擢升是理所當然。
部長名單基本上是原班人馬,63歲的王瑞傑原是第四代領導中的總理人選,因健康原因,毅然退出,留任副總理合情合理。

2024年5月15日生效的新內閣名單。(紅螞蟻製圖)
5月15日正式上任的候任總理黃循財強調,新內閣求的是「延續與穩定」,意味著他仍重視第三代領導人的經驗與智慧。李顯龍、張志賢、尚穆根(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留在內閣可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人民行動黨傳代接班的特色
「延續與穩定」諒必也會是大選後新一屆政府的運作基調。大選腳步聲越來越清晰,新的內閣班底可視為一個大選前的「過渡型內閣」,下一屆新政府中有多少部長留在內閣,多少官職調動,須視黃循財能借大選引進多少賢與能。
人民行動黨傳代接班的一個特色是,有部長潛能的人才會在大選後直接引入內閣,放在政務部長的位子上「燒烤「一個時期。
黃循財以其「非精英」背景而在新一代領導中冒尖,也許有助於他說服不同領域的傑出者從政,繼續在治國的職位上發光發熱。
黃循財在大選來臨時刻坐上總理位子,招賢納才是當務之急。打一場漂亮選戰,可加強他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底氣,也可向國際傳達他的上位並非偶然,鞏固其強大民意基礎,才能追求「延續與穩定」的目標。
李顯龍和張志賢從過去的親身體驗,當能深切明了國務資政的角色既輔佐總理,又要退居幕後,切忌「倚老賣老」,搶總理鋒頭。

2019年國慶慶典,李顯龍總理(右)在政府大廈前大草場揮手示意,引起群眾熱烈歡呼。當時站在總理身邊的就是張志賢國務資政。(新明日報)
國務資政之職是新舊時代交替的潤滑劑,讓已經習慣舊時代的國人放心地過渡到新時代。那個時刻的到來也是上一代領導完成歷史使命,可安心引退的時候。
總統尚達曼在寫給李總理呈辭的覆信中說,李總理「以理性的發言,以及秉持原則地推崇國際法治和全球公益,為新加坡贏得了獨特的國際地位」來高度概括了從政40年,當總理20年的李顯龍立下的高度楷模,也等於是鼓勵以黃循財為首的第四代領導「見賢思齊」。國人也難免會新舊相比,評價黃循財今後的表現。
「延續與穩定」是黃循財的期許,但「延續」並不表示「蕭規曹隨」,「穩定」更不代表「保守」。
儘管新加坡是個彈丸小國,在國際外交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保證了我國在大國競爭中的相對平衡的優勢。
但未來的國際局勢越來越兇險,「秉持原則地推崇國際法治和全球公益」,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總統寄語新一代領導班子:他們治理的事情遠遠大於新加坡這個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