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出席種族和諧行動論壇,回答了現場觀眾和主持人的提問。
主持人:這值得鼓掌。所以,李資政,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問您最後一個問題。
李資政:我已經放下了麥克風。
主持人:謝謝您再次接過麥克風。不過在不提名字的情況下,我想提到您內閣中的一位同事曾經描述過您,我相信這仍然成立:李資政,您是一位完全不分種族的領導者。我只是想了解,您是如何成為這樣一位領導者的,是什麼生活經歷塑造了您?這當然是一個很有分量的問題,但我想知道,您的生活經歷如何使您成為這樣一位對種族問題完全不敏感的領導者?這對今天在場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尤其是之前有關於我們是否準備好迎接一位非華裔總理的問題。我認為答案已經很明確,但我真的很想了解,您是如何成為一位完全不分種族的領導者的?是什麼生活經歷塑造了這一點?
李資政:我不會說自己完全不分種族。我們都有各自的偏見和偏好。我們盡力保持中立和公正,幫助你的是你成長的環境、家庭、父母、他們的教育方式、你在學校、工作、國民服役和新加坡武裝部隊的經歷,以及與新加坡人合作的經驗,了解什麼有效,什麼無效。因此,感覺到這才是人們真正、深切想要的東西,並且我們應該與他們合作去實現它。
因為你擁有一定的經歷和心智參照點、固定的方向盤,所以你對方向有感覺;當一個課題出現時,你會說這似乎不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我不想朝那個方向走,我想走另一條路。那個選項雖然困難,但它是對的,我們應該找到辦法去實現。」這必須來自於你的個人經驗。在學校里,你會有領導機會。你可能在樂隊里,可能在編輯學校雜誌,可能與你的朋友一起做某個項目。在工作中,也有許多機會讓你接受考驗,感受你所做的事情對人的影響,並且感受到你所做的事情正在產生影響,人們從中受益並表示感激。我認為這一直是對我強大的動力,我相信這對任何走這條路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你會找到自己的方式來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並推動新加坡的發展,因為你需要不斷找到願意走這條路的年輕人。
從基層開始很好——我們需要它,鼓勵它,我們必須有那些不僅僅等待命令,而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主動去做的人。但領導力始終至關重要。沒有好的領導,你可能會有許多善意的人,但他們會感到非常沮喪,事情無法完成。我們必須找到最優秀的領導者,而這個最優秀的領導者可能是華人,可能是馬來人,可能是印度人,可能是其他種族,可能是歐亞混血。不重要——如果他能贏得新加坡人的支持,動員新加坡人,並在國際上贏得尊敬,他就應該成為總理。尋找這樣的人並培養他們。
KS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來源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