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貴又麻煩,想回不敢回」
這是現在很多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的真實心理寫照!
新馬周期性通勤安排條例出爐後,不少馬來西亞員工表示對條例感到混淆,也因擔心一旦感染需承擔龐大費用,於是很多人還是決定留在新加坡。
第一次覺得回家很貴
來自柔佛的盧永達今年32歲,他在新加坡從事旅遊業客服人員工作已有11年了,疫情發生之前,他每周都會回家一次,但今年他已經有4個月沒有回家了。 日前,周期性通勤安排條例出台後,他還是很興奮的,終於可以回家一趟了。
於是他趕緊去研究了一下具體的內容,但是看完了之後,用他的話說就是:「我直接打消回家的念頭了。」
他說,隔離的費用讓他覺得回家很貴!

從馬來西亞入境新加坡後,他還得履行至少七天居家通知,雖然說居家通知住宿費用方面,新聞上是說僱主和員工可自行決定如何分擔。但我想,這是自己要回家的,大多僱主應該不會幫忙承擔。
而且隔離期間需要特地找符合規定的住所,新加坡最便宜的經濟型酒店,都要50元一晚,算上三餐100元一天,都要$700了,而且還要付房租,也不能工作,實在是不值得!
另外,他也擔心年假不夠用,又不想拿無薪假,就算僱主同意我回去,我自己的時間也不夠用,限制太多了。
與女兒分隔兩地
30歲的黃小姐,是馬來西亞人,在新加坡當會計已有八年,去年才有了一個女兒。
黃小姐說自己已經四個月沒有見到女兒了,她現在都會跑了,可是上次見到女兒的時候她還只會爬。自己錯過了很多和女兒相處的時光。
想回不敢回,黃小姐擔心自己回去之後會丟掉工作,畢竟沒有一個公司願意承擔因員工個人帶來的潛在風險,而且如果自己一旦感染了就根本回不到新加坡了。

在這樣一個時期,離開一個地方並不像以往那麼簡單,要面臨的風險太大。
黃小姐很糾結,她說我也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但是如果疫情一直沒有好轉,我可能就要放棄新加坡的工作了,回到馬來西亞做小生意。
不過,另一方面,我也擔心如果有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回到馬來西亞,若經濟不好,做什麼生意都難,所以現在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
巴士接送服務難尋
其實不光是員工個人內心糾結,公司即使想要幫助員工,也有點愛莫能助。
日前,多家聘用馬國員工的企業已經尋找私人巴士業者,將員工從關卡載送到居家隔離地點。不過,有受訪的私人巴士業者表示,願意接受載送任務的司機難以尋找。
一家提供巴士接送服務的從業者表示,從5月起,他的公司開始接送客工往返工作場所和宿舍,但是一些司機,尤其是較年長的人士,擔憂會有感染風險而猶豫不決,有些人甚至選擇辭職。

為留下司機,公司不僅支付了高於以往的費用,還給予他們每趟額外的補貼,但是即使如此,很多人也還是選擇辭職。
司機很難找,而執行關卡載送服務的私人巴士業者也不能將車輛用於接載其他乘客,避免病毒傳播。這樣一來,車輛的使用率可能很低,影響收益,而且轉移人員的過程也無法預測。
所以如果公司想要幫助員工預定接送巴士,會需要支付相對高的費用,這也將是公司面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