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新加坡「第二座方艙」醫院長啥樣!機器人送餐、遠程視頻溝通

2020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給工作人員大大點贊!

新加坡疫情持續發展,面對著每天幾百甚至上千的確診病例,新加坡醫療資源面臨短缺狀況。

而新加坡的第二座「方艙醫院」樟宜展覽中心也於前天開始接收病患,首批50人已經入住。樟宜展覽中心作為社區隔離設施主要接收症狀輕微的初期病患,這些病患多數來自客工宿舍,從醫院轉至社區隔離設施的康復病患也會入住。

那麼這座新的「方艙醫院」的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又有哪些最新的設備和技術來幫助減少感染呢?

樟宜展覽中心改建「方艙醫院」 設施一應俱全

占地超過四個足球場的樟宜展覽中心正式啟用,室內展廳在六天裡,迅速變成設有2700個床位的病患隔離設施。而一旦戶外設施完工,可再接收多達1700名冠病輕症病患或康復中的患者。

新加坡感染人數不斷上升,增加了醫療資源的壓力,目前有逾萬名病患住在社區隔離設施,人數比4月1日的291人多出超過30倍。

而樟宜展覽中心的投入運用將大大緩解這一壓力,面積達3萬3000平方米的室內展廳有近290個隔間每個隔間住八到10名病患。而如此大改造的工程卻僅用1天設計,5天完成改建,有200多人進行施工,可為「神速」!

工期雖然短,但是卻沒有影響樟宜展覽中心的施工質量,中心內設施一應俱全,除了2700張床位還有100多個流動衛浴室曬衣區、戶外休息區等醫療中心更是標配。

與此同時,場外7萬5000平方米的空地上,目前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搭建臨時帳篷,增設額外1700個床位。

此次籌建方艙醫院的部門主要是新加坡戰備軍人協會、知新館、新加坡青年飛行俱樂部等九個與武裝部隊相關機構,新加坡文華東方酒店管理、萊佛士醫療提供醫療和其他服務。

自動送餐機器人 遠程技術保證患者得到精心照顧

有網友看到樟宜會展中心的圖片後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會展中心面積巨大,如何來給住在單個隔離間的患者送餐呢?不要說人手不夠,就是算送餐人員能忙的過來,如何防止感染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而相關部門針對這個難題,採用了智能科技,人類最好的幫手—機器人。

五台名為STrobo Tug的自動送餐機將在一小時內完成送餐工作,每台送餐機可為190多人送餐,可頂替六至八人的工作。

餐飲團隊在隔離區外準備好食物後,只需派大約六名工作人員進入病患隔離區里的壓力室,把餐點放在機器上,機器便可自動送餐。由於病患隔離區的空氣中可能殘留病毒,壓力室可防止隔離區的空氣流入,保障工作人員安全。

送餐問題得到了解決,那麼餐飲質量如何呢?畢竟對於患者來說,增強免疫力的重要一環就是要補充營養。餐飲負責人對此表示: 沒問題!他說餐飲團隊會儘可能滿足病患的口味,每餐都提供孟加拉餐、印度餐、中餐還有素食。齋戒月期間,也會在黎明前多提供一餐。

方艙醫院的工作人員真是用心,儘量滿足不同患者的飲食需求。

吃的問題解決了,那患者還有其他的需要,又如何和會展中心的工作人員來進行交流呢?而要做到這一點,又要依靠高科技。

多項遠程技術將儘可能幫助工作人員通過視訊為病患服務,這當中包括了備有螢幕和輪子的機器人BeamPro。來自新加坡印度人協會的義工,每天早上9時至晚上9時之間,會輪班操控遠程遙控機器人,到病患的隔離間和他們交流,並為他們提供最新的資訊。

有人又要問了,新加坡的患者肯定是來自不同國家,尤其是客工患者,很多人英語水平欠佳,那他們該如何和工作人員溝通呢?

放心吧!因為樟宜會展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想到了這一點,目前在那裡服務的義工可提供孟加拉語印地語馬拉提語淡米爾語,以及泰盧固語的翻譯服務,協助病患和醫療人員溝通。

周全的設計完善的服務 隔離設施為患者帶來希望

樟宜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籌建方表示,該隔離設施設定的整體設計目標,就是儘可能讓病患感到舒適自在,同時也確保工作人員能有效地提供必要服務。

隔離區內醫療服務的安排、隔間設計、甚至連風向,都經過精密設計,確保病患居住環境舒適,並可在第一時間獲得必要服務。

隔離設施里沒有冷氣室內溫度維持在28到29攝氏度。對此,設計人員表示,開放式的自然通風系統實際上比較好!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國家傳染中心建議自然通風,允許空氣流通而不是像空調那樣一般上會使用再循環空氣,這樣就有利於感染的控制,

而隔離設施中也設有廁所淋浴和洗衣設備,供患者使用,這樣就更能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而醫療中心也隨時能夠為產生突髮狀況的患者提供醫療救助。

同時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隔離設施分成紅黃綠三區病患住在紅區,可在區內自由走動,只有穿上防護服的人員可進入。黃區是過境區綠區則是無需穿防護服人員的工作與休息區

精心的設計、完善的服務,樟宜會展中心隔離設施不僅幫助患者平穩舒適地度過隔離期,而且也對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祝願患者們早日康復,迎來看見曙光的那一天,加油!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4788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