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嶼拿督公廟首階段修復完工看守人感動 次階段需籌至少30萬元

早前失火的龜嶼拿督公聖祠第一階段的修復工程耗資25萬元完成,次階段需籌得至少30萬元才能開始修復工作。
拿督公聖祠看守人 Ishak Samsudin透露,第一階段的修復工作剛好在進香季開始(9月26日)的四天前完成,並開放讓信眾祈福。
目前聖祠是鋪上了全新地磚、周圍也安裝了黃色護欄、屋頂則暫時用帳篷替代。
他告訴《8視界新聞網》,第一階段修復工作7月底開始展開,挑戰重重,包括要安排工作人員將建築材料帶到島上以及抬上樓梯等等。對於修復能趕在進香季之前順利完成,他感到既感動又驕傲。
他透露,修復工作大部分都是靠信眾的捐款,而第二階段的修復工作仍需籌得30萬至40萬元才能展開。
訪客:拿督公廟首階段修復後不比以前傳統

由於聖祠還未完成修復,因此原本通往聖祠的階梯目前仍舊關閉。(圖:鄧沁怡)
由於聖祠還未完成修復,因此原本通往聖祠的階梯目前仍舊關閉,信眾必須從另一個階梯,也就是聖祠原本的出口上去,而且每一次只允許五人入內。
每年都會來到龜嶼的54歲信眾蘇女士認為,修復後的拿督公廟不比以前來的傳統美觀,但對聖祠能完成部分修復,讓信眾繼續祈福感到慶幸。

蘇女士(紫色T恤)認為,修復後的拿督公廟不比以前來的傳統美觀,,但對聖祠能完成部分修復,讓信眾繼續祈福感到慶幸。(圖:鄧沁怡)
另一名公眾57歲的陳先生則表示,往年都沒有來龜嶼的習慣,今年趁著有空特地來到這裡看看聖祠修復工程的進展。
今年的登島人數不再受限,香客無需再戴口罩、遵守安全距離。不過,只有已經接種冠病疫苗的人可以在島上的熟食中心用餐。
記者今早(26日)到訪熟食中心時,未發現在場有人站崗檢查食客的接種狀態,但是入口處的柱子上張貼了提醒食客遵守疫苗接種者差異化措施(VDS)的告示。

龜嶼的熟食中心有四個攤位開放。(圖:劉智賢)
防疫措施放寬 攤販廟宇盼人潮回流
熟食中心有四個攤位開放。其中一名售賣炒果條的攤販符先生說,過去兩年因為有同桌堂食人數的限制,因此食客要堂食很不方便,加上登島人數受限,生意一落千丈。如今防疫措施放寬了,他希望會有更多訪客登島消費。
聖祠看守人Ishak Samsudin也表示,如今邊境開放,希望有更多來自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信眾能回到龜嶼祈福。

龜嶼島進香季2022首日。(圖:鄧沁怡)
進香季期間,從濱海南碼頭出發的第一趟渡輪,平日開船時間為早上7點,周末和公定假日則是早上6點半。最後一趟離開濱海南碼頭和龜嶼島的渡輪,則分別在下午5點和晚上7點開船。
公眾可通過新加坡島嶼渡輪公司的網站或到公司在濱海南碼頭的櫃檯購票。周日和周末的來回票價分別為16元和18元。
新加坡島嶼渡輪公司的經理李國立表示,由於龜嶼的訪客人數不再受限,因此公司已恢復到疫情前的售票方式。
「前兩年因為有防疫措施,當時每天限制500人登島,每小時只能有50人登船,因此訪客必須先上網預訂票,然後才到這裡領票。今年沒有限制,因此訪客可以選擇直接來到這裡買票,也仍舊可以在網上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