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教學
很多小夥伴對新加坡的華文教學都非常好奇:
學校的華文老師是怎麼教學生的?
老師怎麼激發孩子學華文的興趣?
有些孩子小學中文看著挺好,到中學垮塌特別快,是為什麼?需要提前做些什麼預防這種事發生?
除了教學,華文老師在學校還做些什麼?
辣媽最近採訪了一位前中學老師,請她來聊一聊「新加坡學校華文教學」的那些事兒。
敘述|時光的小尾巴@小紅書
編輯|牛油果冰沙
去年12月,我從學校辭職了。
做了4年的華文老師,最捨不得的是我的學生。
前段時間回了一趟學校看以前的同事和學生。第二天又去看了去年剛畢業的學生們,他們利用假期在商場的義大利麵店打工,邀請我去找他們吃飯,還炸了薯條請我吃。

他們一看到我就大喊:老師!!!
全世界都聽得到的那種
我跟他們說:我辭職了啦不要叫我老師了
他們很認真地問回我:那你要我們叫你什麼?
我答不上來!!!
好吧,你們繼續叫老師吧
誰叫我們人生路上曾經相遇呢
4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我把一些教學經驗寫下來,也算是對孩子們,對過往4年教學生涯的一個回饋吧。
關於華文學習
1.怎麼引導孩子們學華文的興趣?
我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長大的,從小讀的是華文小學,然後進入華文獨立中學。這種經歷,有足夠的社會語境讓我學習華文,也是因為這種經歷,讓我愛上華文,很喜歡華文閱讀。

想要孩子們喜歡上華文,沉浸式的語境和足夠的閱讀,都十分重要。這種浸泡,讓孩子有足夠的華文輸入,肚子裡有東西,才能更好地表達和輸出。無論對於口語還是作文,都能有立竿見影的提升。
但我也明白,這是新加坡缺失的部分。現在的小孩基本上都不喜歡華文閱讀,對於他們來說,太難了。 我教學生的時候,有一個十分有用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我常常推薦我的學生們看一些中國的綜藝節目,放鬆之餘也順便讓自己多個學習華文的渠道!如果能從裡面學到一些華文詞語的日常應用,那就更好了!
通常情況下,我會推薦程度比較弱的學生看奔跑吧兄弟、王牌對王牌,程度好一點的就看脫口秀大會、奇葩說、圓桌派等等。

2.能用英文教華文嗎?
很多老師堅持華文課上只能說華文,不能說英文,我曾經也是這樣的。
但我後來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學習英文的經歷,我也是希望我的老師能夠用華文來和我解釋這些英文單詞是什麼意思啊,怎麼用啊等等。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也會用英文和學生解釋、講解。
學生們說這樣對他們很有幫助!
3.網絡嗨歌、熱門段子也能幫孩子學華文?
是的,我也會把一些網絡上的熱門課題融入課堂。
像是抖音上流行的歌曲啊,我們會一起在課堂上聽,然後分析歌詞,學習裡面的詞語、修辭手法等等。
或是討論一些時下流行的話題,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地用華語發言。

4.本地期刊推薦
我非常推薦家長們幫孩子訂閱早報旗下的《逗號》,這是個雙周刊,裡面的內容對學生準備考試都很有幫助!

△雙周刊學生報《逗號》去年已經改成網絡版,可以通過「早報校園」平台閱讀電子報。(早報檔案照片)
以上這些方法,是我在華文教學中,發現對絕大部分孩子都有用的,也推薦給家長們幫助孩子提升華文。
青春期的孩子
怎麼調整出良好學習狀態?
1.有些孩子小學的時候華文挺好,到中學就一下垮掉了,是為什麼?需要提前做些什麼預防這種事發生?
這個現象主要是因為小學和中學課程要求差距很大。
例如作文,很多孩子在小學寫的都是看圖作文,有圖片的幫助,但是到中學就沒有看圖作文了,很多孩子連題目都看不懂,就落後了。 還是要把華文聽說讀寫的基礎打紮實了,才能穩步提高成績。
2.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拒絕交流?
從小學升上中學,正好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的時間,很多家長說「好好的孩子突然變了」。
事實上是,這段時間的孩子不是變壞了,而是特別有自己的想法,但又進入了一個敏感的年紀。不想跟家長溝通,因為他們覺得大人不了解自己。
這段期間,父母有時間,可以少說學業,多和孩子聊一聊課外活動、喜好、交友狀況等等。即使你覺得他不對,也不要全盤否定,多問問他為什麼這麼想,打開溝通的大門。
3.孩子用電腦、手機太多怎麼辦?
現在的學習和以前不太一樣,很多時候孩子們需要用手機/電腦和同伴們一起完成小組作業,或是一起籌備學校的活動,所以孩子用手機並不等於他們在玩,或是沒有在學習。
但有的時候,他們又確實是在網上和朋友閒聊/打遊戲,一直停不下來,所以拿捏有度也很重要。
如果你不知道他拿手機在幹什麼,多聊一聊他最近做的事、分享你都在哪些網站查資料,其實也是從側面了解,他拿著手機大部分時間在幹什麼。
打遊戲太多也可能是壓力太大,需要釋放。可以帶著他們去運動、聊天,都是釋放壓力的好方法,青春期調整好心理上的變化,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學業上的很多態度問題也就解決了。

△有時候,一起玩一局遊戲,也是打破彼此溝通屏障的好方法。
新加坡華文老師的日常
1 華文好是不是就可以做華文老師?
我覺得大家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新加坡當華文老師,除了華文水平之外,英文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
簡而言之,雙語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能在工作上得心應手。
另外,很多人常說教育是需要熱忱的,雖然這句話很老套,但教書真的是一件很偉大很奉獻自己的事情,如果沒有強烈的熱忱或是使命感,真的很難堅持下去。

2 華文老師的日常是什麼樣子的?
以下是關於華文老師這個神秘的職業,純個人經驗分享。我們先從老師最基礎的幾個身份說起。
班主任
一班通常有40個學生,每天早上進班,處理班上的大小瑣事,小到有人錢包不見,大到有人有情緒問題,還要不定時和科任老師開會,談談班上的情況。
反正就是這40個學生有什麼事,都是班主任的責任。
任課教師
我每年教4個班的華文,各種年紀各種源流都有。學生多了,自然會有不想學的,搗蛋影響班上紀律的,不交功課的,都是我要處理的問題。
現在的孩子都需要愛的教育,他搗蛋,不交功課,我們老師能怎麼做?
只能罰他放學留下來,給他輔導功課,問問他為什麼這樣,罰他寫悔過書,抓他放學留下來完成功課,打電話給家長。
不過罰學生放學留下來,同時也是自虐,因為我也要和他們一起留下來😭
公民與教育課任課老師
這是每個老師都需要教的,用英文教,我的英文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不對我構成壓力,但對某些老師來說是個很大的壓力。
其他責任
除了上面的課程外,各科老師們還得兼任課外活動老師,帶學生出去、搞活動,各種開會,培訓學生比賽、講座,周六活動帶隊老師、CCA老師……
還有學校一年到頭N項活動的策劃,也都是老師們來做。
所以,雖然表面上看,老師只帶幾節課,很輕鬆。實際上,我桌子上常年擺著的兩杯泡麵,也常常忙到忘記泡來吃,下午3、4點鐘餓到胃痛才想起,似乎又一次跟午飯失約了。

關於假期
不要以為當老師就可以和學生們一起放假嗨皮哦,老師們的假期只是學生們的一半。比如,學生放假一個月,老師放假兩個星期。老師假期的確比一般工作要多一些,但是如果附帶「常常忙到忘記吃午餐,回家還要帶著作業回家改等等條件」,不知道你還是否羨慕老師這個職業。
不知道家長們看了上面的內容之後,是否會對學校的華文教學和老師們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更了解一些了呢?
其實每一份順暢、有建設意義的溝通,都是建立在更多互相了解基礎之上的,跟自己的孩子是這樣,跟孩子的老師也是這樣。
期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夠在良好的家校關係中快樂成長,即使在新加坡長大,也能夠有一顆願意了解中華文化,對學習華文保持熱情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