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喪失聽覺被取笑 唐氏兒借藝術和演講發光

蔡晨希和他的作品。(圖:受訪者提供)
唐氏綜合徵患者蔡晨希從小因喪失聽覺影響咬字,也因為長相被取笑,但這些都無阻他追求自己熱衷的藝術和演講事業。24歲的他積極為殘障群體發聲,近日參加了以可持續性為主題的創作比賽,獲得評審特別提及(special mention)。
也是2021年吳作棟協立獎(Goh Chok Tong Enable Awards)得主之一的蔡晨希,如今在一家蘑菇農場任職,因為明白種植糧食的辛苦,所以決定參加「垃圾為藝術」(Art of Trash)比賽。
比賽今天(9日)舉行頒獎禮,蔡晨希得知作品獲得評審特別提及後,興奮地表示他是「全世界最開心的人!」

蔡晨希和他的作品。(圖:受訪者提供)
作品提醒人們勿浪費食物
蔡晨希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透露,自己從小就熱衷藝術。他花了兩個周末的時間,用了一個垃圾桶、紙盤和塑料玩具食物來製作這次的參賽作品,並把它命名為「我裝滿食物」(I am stuffed with food),以提高人們對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食物的意識。
他的母親表示,20多年前的新加坡社會不像現在那麼「包容」,失去聽覺因而影響咬字的兒子也因為異於常人的長相,而經常被人盯著看或取笑,但這些挑戰都無阻他追求熱衷的事業。

蔡晨希在蘑菇農場任職。(圖:受訪者提供)
如今的他在一家具有包容性文化的蘑菇農場任職,主要的職務包括收成蘑菇和行政工作。
此外,他也積極為殘障群體發聲,時常代表殘障群體在本地和國外舉行的會議上發表演講。
他說:「這有助於公眾了解我們雖然能力不同,但我們也有夢想和成就。我積極倡導包容文化,因為我愛新加坡,我希望新加坡成為一個無論殘障或非殘障人士都能在一起快樂生活的國家。」
吳作棟協立獎由新傳媒協力基金髮起,目的是表彰取得傑出成就的殘障人士,激勵具潛力的殘障人士努力奮進。第四屆吳作棟協立獎已開放接受提名,截止日期是今年7月15日。欲知更多詳情,請瀏覽mef.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