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加州的洛杉磯港(圖)和長灘港毗鄰而建,形成聖佩德羅灣港口綜合體,與我國港口分處太平洋兩端。(彭博社)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與美國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正式制定合作夥伴策略,設立綠色及數碼航運走廊,通過促進低碳和零碳燃料供應等方式,協助航行於太平洋的船隻儘速達到脫碳目標。
這是我國與海外夥伴共同設立的第二個綠色及數碼航運走廊。這項策略的目標之一,是到了2030年,川行於這條走廊的國際航運,所用的能源有10%可來自低碳或零碳技術、燃料或來源。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毗鄰而建,形成聖佩德羅灣港口綜合體(San Pedro Bay Port Complex),與我國港口分處太平洋兩端。作為跨太平洋航道上的重要航點,去年在這三個港口停靠的船,所運載的20英尺貨櫃超過5600萬個,占全球總貨櫃貿易量約7%。
海事局與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星期三(12月6日)於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期間,在新加坡展館公布設立綠色及數碼航運走廊的合作夥伴策略,計劃獲得提倡城市減排的國際組織C40城市支持。
策略勾勒出有助海運業加速脫碳的步驟,讓先行機構如船運公司和燃料供應商,能「在最早可行的時候」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以支持國際海事組織所定下的船隻減排目標,即到了2030年把每趟航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四成。
三個港口的合作範圍之一,是支持航行於新加坡和聖佩德羅灣港口綜合體之間的船隻,過渡至低碳和零碳燃料。各方將促進綠色燃料的供應,包括發展所需的添油設施和標準。
在技術方面,三港口會共同識別有潛能的試驗和示範項目,以及落實計劃來推動船隻改用低碳和零碳燃料及技術。
此外,三港口也將彼此分享成功經驗、鼓勵業者制定與去碳相關的標準,以及提升數碼系統互聯互通等。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