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來到,新加坡政府在年底集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調整,既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引發廣泛關注。在新加坡國會上接連提出的新政策,涵蓋食品進口、職場歧視、社區和諧、交通法令和金融詐騙等領域,事關新加坡的公民、永久居民、外籍工作者和學生等不同群體的權益與生活。以下是具體新政和預期影響的全面解讀。

新加坡人從海外返回攜帶食物政策放寬
政策內容:11月12日,新加坡國會提出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一讀。根據新規,新加坡人從海外歸來可攜帶最多15公斤食物,包括牛肉、豬肉、羊肉、雞肉、鴨肉、鵝肉等,甚至中國香港的燒鵝和馬來西亞新山的鹽焗雞也可能帶入。但動物血和野味等風險較高的食品仍一律禁止,比如豬血、鴨血,還是不能帶入境。
限制條件
僅限新加坡人入境時攜帶,外國人不適用。
進口食品僅限私人使用,禁止售賣

影響
這項新規雖僅限於新加坡人,但反映出新加坡對食品進口政策的放寬,未來或許會惠及外國遊客或外籍居民。對於海外歸來的新加坡人,這將有助於帶回家鄉美食,提升居住幸福感。

社區和諧,房東責任加強
政策內容:11月12日,鄰里糾紛解決法案(修正案)三讀通過。若租客擾民,房東需採取措施制止,否則可能被罰款,最高可收取1萬新元保證金。
新規措施
租客擾民時,鄰居可通知房東,房東需負責勸阻。
若未制止擾民行為,受影響居民可向鄰里糾紛審裁庭投訴,房東或需提前繳納最高1萬新元的保證金,租客違規時保證金可能被扣。
保證金是新加坡的現有制度,修訂後的法令只是要求房東提早交錢,而不是等到租客不遵守庭令再交保證金。此外,為了保障居住環境友好,明年1月起,社區調解中心將取消收取5新元手續費。

影響
房東需更加嚴格管理租客行為,這在提升社區和諧的同時,也增加了租房市場的管理難度,可能導致租客受到更嚴格的篩選和更多限制。對房東而言,也可能面臨更多財務和管理風險。

職場公平法案出台
政策內容:人力部長陳詩龍醫生提出職場公平法案,若打工人受到職場歧視,僱主可能會被罰款或被控!
新規
受到涵蓋性別、年齡、婚孕、家庭責任、種族、國籍等多種歧視情形,被僱主解僱、拒絕聘用或拒絕升職等對打工人不利的僱傭決定,屬於職場歧視。法案強制要求:僱主在給外籍員工申請就業准證或S准證前,必須先在MyCareersFuture網站上刊登招聘啟事,公平考慮所有本地求職者的申請。違反職場公平的僱主將面臨高達幾千新元的處罰,嚴重者甚至會被控上法庭。

影響
該法案旨在保障求職和工作平等,推動新加坡成為更具吸引力的職場市場,吸引全球人才。預計2026年或2027年生效,但員工少於25人的小企業暫時豁免。未來職場將更加公平,但競爭也可能更加激烈。


道路交通法修訂
政策內容:危險、疏忽駕駛的初犯者將取消最低刑期,重犯者的最低刑期也將減少。酒駕或毒駕懲罰加重。
調整重點
危險、疏忽駕駛致死或重傷的初犯者,最低監禁期和駕照吊銷期取消
重犯者的最低刑期分別從4年減少到2年、從2年減少到1年。
重新定義「重犯者」:至少2次在限速40的公路上超速,以及5年內有2次超速前科。
3. 酒駕或毒駕懲罰加重。需額外監禁和吊銷駕照。

影響
此修訂將更具人性化,考慮到案件具體情形,有助於減少輕罪重罰的情況,同時依然保留對嚴重違規行為的高壓打擊。單從法律角度上講,新加坡的法律更人性化了。

防詐騙新法案
政策內容:警方若懷疑受害者向詐騙團伙匯款,可限制其銀行交易金額(可提取固定金額的資金用於日常開銷,一旦超出限制,必須提供相關證明),最長限制時間為6個月。該法案一旦通過,新加坡警方將有權利,向銀行發出限制令(簡稱RO),限制受害者的銀行交易。新加坡也將成為全球首個立法限制受害者銀行交易的國家。
適用範圍
電子詐騙、電話詐騙等情形。警方預計每月會發出約10個或更多的限制令。
影響
旨在保護潛在受害者免受金錢損失,尤其針對跨境詐騙頻發情形。這一舉措有助於減少受害者損失,但可能會帶來一定不便。

跨境犯罪資產沒收法案
政策內容:新加坡有權沒收用于海外犯罪的資產,並可發出海外充公令追回資金。
新規
根據刑事案件相互協助(修正)法案,新加坡執法機構可以向個人錄口供,來協助調查海外跨境犯罪案,不用等刑事法律程序啟動。
為避免信託被不法分子濫用,修訂信託人法令:信託人必須收集以下信息,否則最高罰款從1000新元漲到2.5萬新元。
1. 持有同信託相關各方的消息。
2. 信託的基本資料,如名稱、稅務參考號、信託契約、信託管理地等等。
影響
這一新規針對跨境洗錢和犯罪活動,強化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的法治保障能力,對全球犯罪網絡形成有效打擊。

延長育兒假期,保障父母權益
政策更新:11月13日,新加坡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國會中提齣兒童培育共同儲蓄(修正)法案二讀。
新規
2025年4月1日起,在職爸爸的有薪陪產假將強制增加至4周。若父親或領養假期間的家長在假期內被僱主辭退,將視為違法行為。
2025年4月1日後出生的嬰兒父母可享受6周共用產假,到2026年4月1日,這一福利將增至10周。父母的薪資由政府支付,每周最多為2500新元。

影響
到2026年4月1日,父母在孩子出生後的首年內可申請高達30周(約7個半月)的育兒假。這表明新加坡在鼓勵生育方面力度加大,通過給錢、假期及工作保護,為父母提供更好的育兒支持,改善生育率和人口結構。

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食品安全和保障新法案顯著提高對食品安全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銷售不安全食品的最高罰款從5000新元提升至5萬新元,屢次違規者將被吊銷營業執照,並在三年內不得再申請。此外,其家屬的申請也會受限。食品局還將監管食品捐贈和免費分發,並要求各個環節的食品商在24小時內提供食品召回記錄。
影響
這反映出新加坡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今年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比如位元組跳動新加坡員工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新規旨在確保市場上的食品更安全,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大保障。

華僑銀行調整開戶政策
OCBC銀行近日宣布,不再接受中國公民的開戶申請。去年年初曾允許中國公民通過線上申請開戶,無需親臨新加坡,僅需護照和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即可完成註冊。
新規
新的政策要求非永久居民在申請帳戶時,需提供額外文件(3個月內),如就業錄取通知書、學校錄取通知書、移民與關卡局批准函、房產文件等。

影響
儘管已經成功註冊的客戶可繼續使用帳戶,此舉顯然是為了加強對非本地居民的帳戶管理與監管。未來,非居民在新加坡的銀行開戶門檻可能進一步提升。

「保姆式政府」的貼心服務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11月12日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新加坡政府始終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從不視人民的支持為理所當然。政府致力於全面管理社會各個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政策並非為了爭取選票,而是為了切實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領導團隊秉持這一理念,為下一代奠定穩定基礎,繼續推動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