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在任期間促成新馬各方協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回顧和歷任大馬首相的點滴,包括白礁主權、馬來亞鐵道局、新柔地鐵計劃等,並坦言新馬關係仍有未達成共識的課題,接班人需再接再厲。
《新明日報》報導,李顯龍被問及過去20年,新加坡如何維繫與近鄰大馬和印尼的關係時回答說,很幸運跟兩鄰國普遍擁有良好的關係。
他透露了同大馬三位大馬首相合作的點滴,指從前首相敦阿都拉到繼任的拿督斯里納吉和拿督斯里安華,都進行良好的討論,也在他們各自任職時,在一些課題上取得進展。

安華(左)和李顯龍交談。
報導說,當國際法庭在2008年5月把白礁主權判歸新加坡後,李顯龍和阿都拉經過討論,雙方決定接受結果,朝下一個階段展開討論,如海域劃界,並有了一定進展。
李顯龍說:「當然,這都需要時間,至今我們還在商討海域劃界事務。」
後來,納吉上任,李顯龍指兩國在土地發展這個重要課題達成共識,簽署了《馬來亞鐵道公司在新加坡土地發展協議要點》(POA),協議也付諸實行。
他說,土地交換實施後,打造了新國人民喜歡在周末造訪的鐵道走廊,待丹戎巴葛舊火車站地段完整開發,也會受到國人喜愛。交換協議還包括,淡馬錫控股和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合資組建的聯營公司發展了濱海灣南、濱海盛景(Marina One)、「雙景坊」(DUO)等項目,雙方也從中獲利。
至於跟安華的相處,李顯龍說,他們早在90年代認識,對彼此都非常熟悉,他們正在洽談進一步的合作,如新柔地鐵預計在2026年完工,相信新馬民眾都對此翹首以盼。
此外,他們也在談論各個問題,包括有些敏感的合作,如空域和海域的界線、水供等,李顯龍說這些都有待接班人討論、解決。
整體而言,他認為新加坡同印尼和大馬的關係將一直是複雜的,所謂的近鄰需要攜手合作,但各方必然持有不同觀點或發生摩擦,但他相信大家深知一起合作可以完成更多事情,所以儘量避免交鋒。
另一方面,李顯龍指出,新加坡跟中國雖然有階段性的小衝突,但關係向來良好,今年新中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也步入30周年。
他任職期間的20年里,新加坡開發了新中兩國第三個政府對政府的旗艦項目,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整體而言,我們的關係友好,相信對方也知道我們想要進一步合作,不是要對抗。」
李顯龍也強調兩國之間的關係必須建立在國家利益上,而非種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