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兵在取槍前,得先掃描證件,再讓攝像機掃描臉部,才能在槍房取槍。最後,掃描裝有「無線射頻識別科技(RFID)」的槍枝後,槍房的門就自動打開,整個取槍過程也完成了。
(新加坡10日訊)國防部高級政務部長王志豪說,在智慧軍營計劃下,全職服役人員可透過手機應用,事先看到食堂一周後會準備的餐食,再根據個人喜好點餐。軍人到槍房取槍或儲藏庫取軍用配備時,也只須用機器,掃描後就可領取槍枝或是配備。
用手揮過指紋掃描器,軍人就能簽到,省去在厚厚簿子裡簽名的麻煩;透過手機應用,就能看到軍營食堂所準備的餐食,並且預先在線上點餐。
這一系列給士兵生活帶來便利的數碼科技,目前在史達蒙軍營(Stagmont Camp)和克蘭芝第三軍營試用。

軍人只需將手掌掃過一台掃描器,機器螢幕就會顯示軍人已「回營」(book-in)或「外出」(book-out),幾秒內完成簽到程序。過程中,軍人手掌無須觸碰機器。
國防部高級政務部長王志豪昨早(5月9日)出席國防部及新加坡武裝部隊舉辦的「數碼創新日」,他在致辭時說,上述技術是新加坡武裝部隊推行的一系列智慧軍營(Smart Camp)計劃,通過使用科技,將士兵的工作程序數碼化,以帶給他們更多便利。
王志豪指出,我國面臨人口縮減問題的同時,也碰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環境。「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物聯網等等……為我們創造透過數碼創新加強國家防衛的環境。」

士兵在用餐前,可透過手機應用點餐。軍人得在一周前預訂餐點,從菜單里的A餐和B餐兩者之間選一,若軍人沒選擇,系統將一律幫他們選擇A餐。
手掌一掃就能簽到
他舉例說,在智慧軍營計劃下,全職服役人員可透過手機應用,事先看到食堂一周後會準備的餐食,再根據個人喜好點餐。軍人到槍房取槍或儲藏庫取軍用配備時,也只須用機器,掃描後就可領取槍枝或是配備。這些科技都帶給軍人相當大的
便利。
一名軍人在場示範時,只將手掌掃過一台掃描器,機器螢幕上就會顯示他已「回營」(book-in)或「外出」(book-out),幾秒鐘內就完成簽到程序。過程中,軍人手掌無須和機器接觸。
軍人掃描證件刷臉取槍
士兵在史達蒙軍營槍房示範取槍程序時,先掃描證件,再讓有臉部識別功能的攝像機掃描臉部,就可取到槍。最後,掃描裝有無線射頻識別科技(RFID)的槍枝後,槍房的門就會自動打開,整個取槍過程也就完成了。
曾服過兵役的公眾或許還記得,這些程序以往都得靠紙筆記錄,過程繁瑣。陸軍數碼署署長陳聲揚中校(37歲)受訪時說,推行智慧軍營計劃,目的是讓數碼科技取代紙筆,簡化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
陳聲揚說:「這些技術目前都還在試用階段,根據試用結果,我們將會把這些技術擴展到其他軍營,乃至整個武裝部隊。」
他也說,為防止個人資料被盜取,軍人的個人資料不會全數記錄在系統里。比方說,系統只會記錄軍人身份證的最後三個號碼和字母,而不是所有數字。
「SafeGuardian」應用 擬推廣至整個武裝部隊
科技除了能帶給士兵生活上的便利,也能使訓練變得更加安全。王志豪致辭時就以去年推出的「SafeGuardian」應用為例。
「SafeGuardian」應用讓軍人透過應用拍下軍營里的任何危險設施或安全隱患,即刻舉報並通知其他人員。負責開發應用的國防科技局副主任杜羅玲受訪時透露,目前有400名軍人正在試用有關應用。王志豪說,當局有意在今年把應用推廣至整個武裝部隊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