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預!警!
新加坡又出新騙術了!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不少小夥伴都喜歡用手機玩遊戲,社會上也萌生出了「遊戲測試員」這個新的職位。
什麼?邊玩遊戲邊賺錢?也因此這個職業讓很多小夥伴躍躍欲試。然而,有人卻利用小夥伴的這種「獵奇心理」,來進行詐騙!
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警方昨天(7月19日)發文告表示,最近有不法之徒通過Facebook及其他社交平台,以「高薪」招聘玩家試玩iOS版的遊戲。
不法之徒會向這些玩家提供ID和密碼,要求他們用自己的iPhone手機登錄蘋果帳號。騙子之後就會侵入玩家手機里的應用程式「找我的手機」(Find My iPhone),並啟動裡頭的「Lost Mode」,將該手機鎖住。
之後,騙子會要求受害者支付一筆錢,才能為手機解鎖。
新加坡警方提醒公眾提高警惕,採取下列防範措施,包括不要用陌生人提供的資料登入自己的蘋果帳號、轉帳給陌生人,以及不要把個人、信用/轉帳卡和銀行帳號資料交給陌生人,如果手機被歹徒上鎖,可向蘋果公司尋求援助。
如果說這種騙術是「願者上鉤」,那麼下面一則騙術就有點「高明」了。
這則騙術也是「剛出爐」。據8視界昨日(7月19日)報道,新加坡最近有人接到自稱是糾紛訴訟或回購公司的電話。這些接到電話的人是涉及金玉華、亞太黃金、金保證公司等黃金投資詐騙案的前投資者,該電話表示可以協助他們取回失敗的投資成本!
聽起來真的是很令人激動!被騙走的錢要回來了!只是取回成本之前要先支付一些費用。。

在一些個案中,來電者也建議收購前投資者的金條,並承諾給予比市價或原價更高的收購價,條件是:投資者必須把取回的資本轉而投資在另一個資本獲得保障、短期內可獲高回報的投資計劃。
這……怎麼聽都有點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的味道……
新加坡警方提醒公眾在接到這類來歷不明的電話時,要提高警戒,不可透露個人或投資資料,也不可按對方的指示回電或同他們見面。
除了以上這些「熱乎勁」還在的騙局,以下的這些騙局也是今年剛出的,小夥伴們可一定要注意!
新加坡版「傳銷」
以為傳銷是中國的「土特產」?當然不是!你能想像外國版的傳銷是什麼樣嗎?只不過這貨在新加坡換了一個「文藝」的新名字——金字塔式銷售。
在今年6月份,新加坡有三個人通過一家名叫「Singliword」的私人有限公司,推廣一個外貿交易投資計劃,並註冊另一間公司來舉辦大型促銷活動,聲稱可以通過外匯交易產生高額投資回報收入。
其實公司沒有參與任何外匯活動,也沒有途徑給投資者提供回報。而他們賺錢的方式就是通過公司內部的「會員」介紹新會員加入,在新會員身上賺取佣金。這種騙局就是典型的金字塔銷售騙局。
如今這三個人因為涉嫌觸犯多層行銷和金字塔式銷售(禁止)法令[Multi-Level Marketing and Pyramid Selling (Prohibition)]在新加坡被控,在這個案件中,總涉案金額高達1955萬新幣!
「從天而降」的禮物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一位小夥伴稱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公司的名稱可能是任意一家快遞公司),有一個包裹需要這個小夥伴的簽名。
當小夥伴見到這個快遞員時,快遞員手中的包裹竟然是一個裝著酒的漂亮花籃。快遞員說因為貨品含有酒精,所以需要收取一筆$7.5的 「發送/驗證費」,以證明禮物的確是發送到具有合法飲酒年齡的成人手裡,這聽起來很合理對不對?
小夥伴在快遞員提供的移動設備上刷了信用卡,並且輸入了密碼和安全碼。
之後的四天時間裡,這個小夥伴的信用卡總共被人在不同的ATM機上支取了5000新幣!

警惕「銀行」來電
在今年二月份的時候,另一位小夥伴也接到了一個電話,不過這個電話是來自「銀行」的,這個號碼跟銀行的號碼極為相似,所以這個小夥伴就稍微放低了戒心。
在經過簡短的開場介紹,並進行了身份核實後,」銀行職員「以驗證帳戶安全性為由,將一次性密碼(OTP)發到被害人手機上。然後,被害人想都沒想,就把OTP碼告訴了對方。
過了半天,這位小夥伴心裡隱隱覺得不對勁,就去查銀行帳戶,之後發現錢居然已經被轉走了……
新加坡警方呼籲大家,遇到陌生電話請提高警惕並採取以下措施:
(1)提防冒充銀行員工的電話。詐騙者一般會用一種技術掩飾真實號碼讓人迷惑。
(2) 不要提供個人及銀行資料像網上銀行用戶名、個人識別碼(PIN)及一次性密碼(OTP),騙子會用這些資料盜取帳戶款項。
(3)如果沒有進行任何網上銀行交易,密碼生成器(digital token)驗證要求不要理會。
(4) 若接到可疑電話,可以掛斷電話,5分鐘後原號撥回來查證。
或可撥打警方1800-255-0000熱線,或上網www.police.gov.sg/iwitness提供相關資料。
若需警方緊急協助,可撥 『999』,也可以撥打反詐騙熱線電話1800-722-6688詢問。
「中國官員」喊你轉錢
「銀行」的電話要防真偽,那麼政府官員的電話就不用了吧!誰那麼大膽子啊!
新加坡政府不敢冒充,那別國的政府呢?
近年來,冒充中國官員騙人錢財的案件有增加的趨勢,如今騙子更是「與時俱進」,還加入了「比特幣」這一新形式!
根據新加坡警方數據,這類騙局在去年的頭九個月就騙走了超過910萬新元!接警次數相比前年同期幾乎翻倍。
作案流程如下:
首先,騙子會冒充中國官員,恐嚇接聽電話的人犯了罪。
接著,騙子會讓受害者查找一個刑警組織的號碼,而這個號碼和騙子的電話號碼一模一樣,加強自己的可信度。
最後,騙子在取得信任之後,謊稱受害者的銀行戶頭將被凍結,要求對方將錢從卡里提取出來,存進比特幣販賣機。
比特幣販賣機的運行方式如下:
當用戶把現金存到機器里時,它會生成一個數字化的比特幣錢包,裡面有等值的現金。
這部機器之後會列印一個二維碼,作為交易的收據。大約10分鐘後,比特幣網絡就會完成交易,用戶就可以使用新兌換的比特幣了。之後想要把比特幣換成錢,把二維碼收據放回到機器里就行。
新加坡警方並沒有公布騙子之後的犯案流程。據小新君猜測,騙子可能是要求受害者將現金存進騙子的比特幣戶頭,或是在受害者存進自己戶頭後,想辦法套取二維碼收據,再把受害者的現金提出來。。。
小新君提醒小夥伴們,在新加坡生活一定要注意這些騙局,千萬不要再上當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