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和眾多新樓盤不斷地推出,從而導致競爭愈演愈烈。很多開發商則採取一種「巧妙的營銷策略」,鎖定那些還沒有充分準備的潛在購房者。
雖然在去年7月推出了「降溫措施」,但是對於一些新樓盤的銷量卻有上漲的現象。開發商在推出新樓盤時,會讓購房者在購買前先繳納5%(所選單位的房價)的預訂費(OTP),如果購房者未能完成購房交易,預訂費的25%會被開發商沒收。也就是購房者需要支付房價的1.25%作為罰款,基於房價的1.25%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人都會放棄購買。
瑞士信貸銀行(瑞信)的Louis Chua稱,「返還單位」數量高的關鍵原因是一些開發商採用了「巧妙」的銷售策略,就是購房者在三周的有效期後,不斷向買家重新發放購買期限,而且不收取任何預訂費。
雖然沒有官方統計統計數據,但是去年12月份的「返還單位」量飆升至398個單位,而去年11月的」返還單位「還不到150個。

市建局每月公布的發展商預售樓數據,是可以計算出隱含的「返還單位」數字。市建局為此對發展商表示,發展商只應該跟想要在有效期內購買房產的買家進行房屋買賣合約。目前市建局已經開展監控措施,並控制局勢。
市建局表示,如果購房者需要更多時間去考量是否應該購買某個單位,開發商可以協助購房者申請延長至8周有效期。這段時間足以讓購房者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可以知道銀行貸款申請的情況。
「返還單位」通常是因為買家要改變主意、要求增減聯名購買人,或者想換其他的樓盤。隨著「降溫措施」的出台,包括很多組屋HDB的升級的購房者,他們需要更多時間去安排他們的財務和貸款問題。

總而言之,市建局為了能夠反映出準確的售房數量所做的調整是一項積極的舉動,它也提供了更大的準確性,也可以有效避免對房屋銷量數據的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