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秉持的多元種族、平等、唯才是用等價值觀和原則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面對一個更多變且不確定的世界,以及國內社會變化,新加坡須重新肯定核心價值觀,同時勇於做出改變,重新審視並在必要時改進政策。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近日出席在中華總商會舉行的捐款遞交儀式時強調這點,呼籲各方維護新加坡多元種族社會的團結。

黃循財致說,9月16日是李光耀的100歲冥誕,是個反思新加坡建國理念的時機。李光耀和其他建國元勛努力建設一個多元種族國家,讓各族群和諧生活,互相支持。不同種族的同胞一起歡慶節日,各族群的自助團體和機構攜手幫助弱勢群體,建立起來的團結精神已成為新加坡基因,但也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
一些國家因差異形成社會分化,這並沒有發生在新加坡。「我們在差異中找到力量,這是新加坡的獨特之處,我們須珍惜並繼續在每一代加強多元文化和團結精神。」
黃循財說,要保持李光耀的處事原則,他以新加坡人的利益為考量,保持開放態度,在必要時做出改變。由本地商業領袖發起的「李光耀百年樹人基金」今年5月30日正式啟動,當時已籌集超過8000萬元。中華總商會會長高泉慶說,捐款將用來支持教育事業,培養國家棟樑。「我們尤其鼓勵年輕一代通過活動,追思李光耀先生的貢獻、價值觀及原則,這些要素對新加坡當前和未來發展仍然重要。」
新加坡多元文化和諧共處
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於推行多元文化政策,鼓勵不同族裔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政府通過各種方式,如法律法規、教育、文化活動等,促進不同族裔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新加坡社會對不同族裔的寬容和包容也是實現和諧的重要因素。不同族裔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可,社會各界也積極推動多元文化的發展。
新加坡的經濟繁榮和穩定也為實現移民文化的和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經濟的發展為不同族裔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學生在學校中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增強了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為實現移民文化的和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