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懷孕中期的新加坡媽媽
突然腹部撕裂般疼痛!
緊急送院後
被診斷子宮破裂不幸流產
孕媽悲痛欲絕
然而還沒等她緩過神
竟得知罪魁禍首
是自己一直信賴的婦產科醫生!
醫生此前給她手術時
進行了不當操作
結果導致她孕期子宮破裂

更驚人的是
涉案醫生從業已超過50年
還是新加坡業界
頗有名望的一名婦產醫生!
01 新加坡知名專科醫生 手術不當致孕婦流產
2013年初,麗華(化名)來到Christopher Chen Centre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診所(現改名為Advanced Centre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找業界出名的專科醫生Dr Chen Yun Hian Christopher看診,諮詢自己的懷孕問題。 Dr Chen Yun Hian檢查後告訴麗華,她患有子宮腺肌病和多囊卵巢症,如果想提高受孕幾率,需要進行腹腔鏡手術、子宮內膜刮除術和子宮鏡照射手術。

Chen Yun Hian1965年就成為醫生,當時從業已有48年,作為專科醫生也有15年。出於對他的信任,兩個月後麗華進行了手術,術後因月經量過多,麗華定期回診所複診,同時通過超聲檢查監測排卵期,聽醫生建議認真備孕。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8月,麗華真的懷孕了!至此她對Chen Yun Hian更加信任,決定將孕期也交給他負責。結果沒想到,剛進入孕中期不久,某天麗華突然腹痛難忍,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後她才知道疼痛是子宮破裂導致,更不幸的是,腹中的胎兒沒有保住……

悲痛欲絕的麗華怎麼也不敢相信,原本健康孕育的孩子為何一夕之間會突然消失,於是她將Chen Yun Hian投訴到醫理會。經過醫理會調查,Chen Yun Hian被指控兩項專業行為不當:
1.給麗華做手術時,切口過長,將健康的子宮內膜和子宮肌肉也同時切除,另外在縫合創口時,原本規定醫生必須進行層層縫合,Chen Yun Hian卻沒有按照程序逐層縫好宮腔,給子宮破裂、流產造成隱患;
2.手術前未告知麗華手術風險。

醫理會一致認為,Chen Yun Hian的行為屬於嚴重疏漏,給患者帶去無法彌補的傷害,而在裁決時醫生只承認了自己第一項操作不當,並辯稱自己這樣做是為了讓麗華更快懷孕才沒有層層縫合,這樣做還能減少出血和疤痕。
雖然Chen Yun Hian始終堅持自己對麗華並非故意,認為自己做手術時是合理的,但考慮到患者的情況,紀律審裁庭仍決定吊銷其執照12個月!

停職後,Chen Yun Hian還面臨書面的自我審查,他的律師後來陳述,因壓力過大Chen Yun Hian在2015年中風,康復後也沒有辦法繼續臨床實踐,只能讓其他醫生接手他的病人,如今他已84歲高齡,身體狀況也不太佳。
截至今日,我們仍可以在sgh官網、維基百科、Doclah等網站看到Chen Yun Hian的名字或論文,作為業界知名的醫生,他曾經研究出了不少專業成果,臨床經驗很豐富,也給許多患者帶去希望。


但這樣頗有知名度的醫生,在手術時仍會出現「偷工減料」的問題,這不得不讓大家也心存一些隱憂……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Chen Yun Hian並非第一次陷入輿論困境,2021年,一名新加坡醫生因向羅馬尼亞的一個銀行帳戶匯款1520萬新元,被當地政府以洗錢嫌疑凍結。
之後人們發現,這次洗錢風波事件的中心就是Dr Chen Yun Hian,因為涉嫌賭博、欺詐等,Chen Yun Hian還向高院進行上訴。

無論醫生如何陳詞,對受害的女性而言,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疼痛,更要承受情感上的創傷。懷孕幾個月,她失去的不僅是孩子的生命,還是家庭的期待與希望。這種心理壓力可能導致焦慮、抑鬱,甚至影響到未來的生育計劃。
新加坡醫生誤診並非個例
隨著Chen Yun Hian不當手術行為的曝光,民眾也將目光回溯到之前新加坡發生的誤診案件。雖然新加坡以高水平的醫療體系聞名,但近年來,類似的誤診案例卻屢屢發生!從器械故障到醫生的判斷失誤,再到如今知名醫生的行業「滑鐵盧」,其所帶來的後果可能是難以估量的。

2019年3月22日,一名15歲少年因下腹疼痛到家庭醫生Yeo Khee Hong的診所求醫,醫生開了止痛和止瀉藥給少年,但5天後少年自訴疼痛加劇回診所複診,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睪丸腫大且一觸即痛,認為少年的左邊睪丸和附睪丸發炎,又開了抗生素給他。
10天後少年的情況不僅沒好轉反而惡化了!送去急診時醫生髮現少年已經睪丸水腫、陰囊皮膚發炎,實為睪丸扭轉,雖緊急進行了手術,但少年的左邊睪丸已缺血,不得不切除。

2019年11月,一名新加坡46歲女性被診斷為罕見乳癌,在經歷了痛苦的17輪藥物副作用後,她才知道自己竟被誤診!
2020年9月,一名懷孕六周的孕婦去私人診所做產檢,結果醫生告訴她是宮外孕非常危險,必須馬上進行手術!縱使難過,孕婦只能進行手術流產,但第二年她再次懷孕時去另一家診所,醫生告訴她並沒有得過宮外孕的跡象。
後來孕婦才得知,之前的醫生將她的囊腫誤診為宮外孕,但在手術中發現不是宮外孕,為了掩飾自己的誤診,醫生仍給她颳了宮,讓她失去了寶寶!

「我以為自己終於能成為母親,沒想到一切都在一瞬間崩塌了。」患者在接受採訪時哽咽道。這樣的心聲讓人心碎,也讓人們更意識到,醫生的決策每一步都是關乎生命的重大選擇!
新加坡醫療體系在不斷優化
面對誤診事件,很多業內人士也開始反思:我們該如何獲得及時有效的醫療保障?醫療分級制度雖然旨在提高效率,但在緊急情況下,是否能確保患者獲得快速、準確的診斷?
Chen Yun Hian等醫生受到的處罰,不僅是對個體的懲罰,更是對整個醫療行業的警示。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新加坡當局也思考了許多辦法。
首先,加強醫生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在面對複雜病症時,能夠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其次,醫療機構應定期組織案例分析討論,促使醫生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
再次,醫生在給出診療建議時,應該充分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心理感受,做到信息透明。當然,也鼓勵患者在面對醫療建議時應勇於提出疑問,對自己的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
最後,醫療系統的轉診機制還應更完善,才能確保患者在需要時能夠及時獲得專科醫生的評估和治療。

每一個生命的希望
都應當被珍惜與呵護
願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