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仕英生前熱愛音樂,會彈奏笛子、古箏、小提琴和鋼琴。 (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新加坡粵劇界泰斗,敦煌劇坊創辦人黃仕英逝世,享壽83歲。敦煌劇坊承其遺作,明年1月公演大型歷史劇《衝冠一怒為紅顏》。
黃仕英今年7月因胃部腫瘤就醫,9月成功接受切除手術後康復良好。可就在準備轉到療養醫院復健前夕,他突然因腦出血,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最後在本月18日(星期三)去世。
黃仕英從國立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曾在關稅局、警察部隊任職,是警方發言人及助理警察總監,後來從商。
1981年,他和妻子胡桂馨創立敦煌劇坊,他負責處理劇團行政事務,也編劇和創作,胡桂馨則任敦煌劇坊藝術總監,她也是新加坡文化獎得主。
黃仕英和胡桂馨育有兩女黃渭珊、黃渭瑩。
女兒黃渭瑩受訪說,父親最新撰寫的一部劇《衝冠一怒為紅顏》定於明年1月上演,戲劇講述的是中國明末清初名將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戀愛故事。
「我們答應過父親,會把演出做好。」
她也說,父親年輕時雖受英語教育,但畢生對華族文化有著濃厚熱忱,也熱愛音樂,會彈奏笛子、古箏、小提琴和鋼琴。
黃仕英追求學問孜孜不倦,以68歲的年紀考取法律學士學位,之後還考獲工商管理碩士。
「父親成長的年代相當艱苦,但家裡很重視教育。他熱愛文化和藝術,但其實他的生活很簡單,閒時喜歡與母親結伴到牛車水喝咖啡。」

黃仕英與胡桂馨因同愛華族文化結良緣,攜手推廣粵劇六十載。 (受訪者提供)
1981年創立敦煌劇坊
黃仕英與妻子胡桂馨畢業後加入岡州會館的粵劇團,離開會館後於1981年創立敦煌劇坊。
夫妻過去逾60年不斷為粵劇藝術奉獻,尋找新出路,包括以英文編劇和演唱,到學校、社區推廣,帶團去國外演出等等。
據介紹,黃仕英早在2002年就開始編寫英語粵劇《清宮遺恨》,其他英語粵劇作品包括《白蛇傳》和《清宮遺恨》。
他聽取年輕人的想法,針對他們聽不懂方言、覺得傳統戲劇時間太長以及鑼鼓聲太喧鬧的意見,對戲劇進行改良,還在演出時配上中英文字幕,開創先河。
同愛華族文化結良緣,攜手推廣粵劇六十載。
與妻大學相識後戀愛
黃仕英與妻子胡桂馨在大學相識後談戀愛結婚。
胡桂馨談起這段姻緣時清楚記得,自己1960年代作為理科生升入新加坡大學(國立大學前身)修讀科學,當時黃仕英是中文系的文科生。
「我出於興趣加入中文學會, 首年組織了一場演出,用英語唱粵曲小調《採蓮》。」
黃仕英聽說了這個新鮮嘗試,有點不以為然的拋出一句話:「這不就像穿著長衫馬褂騎機車一樣滑稽嗎?」
這句點評輾轉傳到了胡桂馨耳中之後,她決定一探說此話的究竟是何人。
「互相認識後才發現,原來我們都對華族文化、粵劇有共同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