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惡意軟體騙局又出新模式!不法之徒登廣告假意收購二手貨,再以種種理由誘導受害者下載含惡意軟體的手機應用,單單上個月,21人上當,損失21萬元。
《新明日報》引述新加坡警方昨早文告,指近期面子書上出現不少收購衣服、電器、家具等二手貨的虛假廣告,受害者不疑有詐,聯繫上偽裝成買家的騙子後,對方就會要求受害者轉移到WhatsApp平台交涉。

陳女士在Instagram上看到蔬果廣告,價廉物美,讓她逐步陷入圈套,所幸被丈夫及時阻止。(受訪者提供)
雙方談妥價格後,騙子會以不同理由,例如收取訂金等,發給受害者一個含有惡意軟體的安卓軟體包(Android Package Kit,簡稱APK),讓他們下載並安裝。
不過,安裝後,騙子就能夠遠程竊取受害者的數碼銀行登錄資料,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未授權交易。
警方因此提醒公眾,在社交媒體特別是面子書上買賣物品或服務時,要提高警惕,並且切勿從第三方或可疑網站下載植入惡意軟體的應用程式。
另外,記者使用警方文告中的虛假廣告文案上面子書查詢時,發現一個叫Recovery Seng Heng的面子書帳號,發布了內容十分類似的廣告。
該帳號聲稱專門收購二手電器,不過這個專頁於周二清晨剛設立,無人關注、點贊或留言。
記者嘗試聯繫負責專頁的人,但截至截稿前未收到回復。
精品蔬果廣告以為找到好「康」 畢生積蓄險些泡湯
婦女玩Instagram,看見精品蔬果廣告,以為找到好「康」,結果畢生積蓄險些泡湯。
陳女士(55歲,自僱人士)告訴記者,她平時喜歡刷Instagram,7月尾看到一則售賣金馬侖高原的精品水果廣告,險些按照對方要求下載軟體,所幸緊急關頭被丈夫阻止。
廣告上,一根紫玉米僅售1元,一盒白草莓也只需要2元,讓陳女士十分心動。
「我對金馬侖蔬果印象很好,對方的蔬果看起來價廉物美,所以我就留下了聯繫方式。」
隨後,對方通過WhatsApp聯繫陳女士確認訂單,她就預定了50根玉米和10盒白草莓。
由於擔心被騙,陳女士要求貨到付款,對方欣然答應,還安排隔天送貨。
正當陳女士以為自己撈到一次「好康」,對方突然要求她下載一個軟體,完成訂單,頓時讓她心生疑慮。
「對方稱,訂單交給分銷商負責,需要下載軟體,以取得相關訂單號,我打算下載時,幸虧丈夫及時阻止。」
沒想到對方糾纏不清,稱訂單確定後無法取消,但陳女士一再堅持,最終作罷。
數天後,陳女士在報章上看到詐騙新聞,與她遭遇相似,讓她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每天三次檢查存款
陳女士說,事後常常想起自己的遭遇,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如今心中留下陰影,陳女士每天三次檢查存款,確保帳戶餘額沒被轉移。
「我的血汗錢差點被騙走,半夜做夢還常常被嚇醒。」
事後,陳女士將經歷告知身邊親友,提醒他人莫要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