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的新車註冊數據,內容十分詳盡。數據按照品牌、動力類型以及車型等都進行了細緻分類統計。

圖片來源於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小元仔細研究後,發現其中有個要點特別值得咱們「打工人」關注。根據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2024年所有品牌的電車註冊量共計11971輛,在新車總註冊量中占比27.8%,差不多接近三成,剩下的主要是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型。

圖片來源於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雖然從數量上看,目前純電車市場份額仍較小,傳統燃油車在市場上仍然占據絕對優勢,但純電車過去的增長態勢才是這次最值得關注的重點。
在2023年,電車全年銷量僅5921輛,而2024年銷量增幅高達102%,其增長速度還是比較驚人的,且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小元淺淺的預測一波,在未來一兩年內,電車銷量就會反超傳統燃油車。
在電車銷量迅猛增長,且行業前景一片向好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就業市場勢必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咱們一起來分析一波。

一方面,行業的迅猛擴張需要大量專業人才,本地勞動力在數量與專業技能匹配度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在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充電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和環節,都為外來勞務人員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但另一方面,隨著產業升級,對勞動力技能要求發生變化,擁有電車相關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的外來人才更受新加坡僱主的歡迎,小元之前就跟大家提到過,新加坡這邊還是更歡迎有經驗的「中級」選手,待遇上也會好很多。
那用什麼來證明你有這樣的能力呢?最主要的就是工作經歷和技能證書,所有能考證咱們儘量就把證考下來,不一定什麼時候就用到了。總之,這一系列的行為,都在推動外來勞務市場的勞動力結構向技術型和專業型轉變。

大量企業紛紛湧入新加坡的電車行業,這必然會吸引更多外來勞務人員前往求職。然而,隨著申請從事該行業工作的人數不斷增多,勞務市場的競爭壓力也日益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勞務人員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簡單來說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至於外來勞務人員有哪些崗位可以選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這些領域:
①生產製造領域
裝配工人:隨著車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對裝配工人的需求急劇增加,他們需要大量專業人員,進行電車零部件的精細組裝以及整車裝配工作。

如果大家想進入此行業,我還是比較看好這個崗位的,因為它對學歷的要求不高,一般來說工作經驗的重要性高於學歷。
有時間你可以上網查一下,參考一些車企的崗位要求,其通常要求有汽車行業生產線裝配工作經驗,能看懂機械圖紙,熟悉汽車部件的裝配流程,掌握一定的工具和設備操作技能即可,但是你也得肯吃苦,這也不是一個輕鬆的崗位。
維修技師:這個崗位大家肯定就不陌生了,平時我跟大家提了很多次了,主要就是對電動汽車進行日常維護、故障診斷和維修,需要掌握電動汽車的機械結構、電氣系統以及電池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在新加坡最常見和需求量最大的汽修工是汽車裝飾美容、機修、鈑金、噴漆 、輪胎維修、汽車冷氣維修這些工種。薪資方面的話,汽修這個崗位還是比較看你的經驗和技術的,有一定經驗且技術熟練的汽修工,月薪通常在2500-3000新幣。

而且這個薪資還可以談,就比如說,你在國內乾了十多年的汽修工作了,尤其擅長日系、歐美系列轎車的維修,人家車送到門店了,你一聽動靜,一看發動機、車後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並且維修、噴漆、保養全都會幹。這樣的維修技術員,你就可以大膽跟僱主談工資。
如果你的技術水平一般,剛夠入門的水平或者剛從學校里走出來,但也想在這個行業分一杯羹,小元建議大家可以考慮學徒崗位。
剛進入汽修行業、沒啥經驗的學徒,起薪大概是1500新幣。不過,隨著經驗越來越多,技能也不斷提升,工資也會跟著漲上去。這汽車維修可是一門實打實的技術啊,學到手了,無論在哪裡都是可以靠它「吃飯」的技術!
其實除了以上崗位,新加坡電車的銷售量增加勢必會帶動「電動汽車技術研發與測試崗位」和「電動汽車數據與運營管理崗位」這類崗位的增加,但是這類崗位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就很高了,咱們今天暫且不談,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給小元留言,咱們找時間單獨聊聊這兩個崗位。
②銷售與售後服務領域
銷售顧問:銷售崗就不用多說了,放在哪個行業收入都很可觀。所以,如果你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銷售技巧,對電車有一定了解,可考慮從事銷售顧問工作。
工作內容就是負責向客戶介紹電動汽車的特點、優勢、性能以及相關補貼政策等,幫助客戶選擇適合的車型,這就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銷售技巧,對電動汽車有一定的了解。這需要你提前做很多功課,至少不能被客戶給問住了。

這類銷售崗位的薪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業績提成,銷售業績好的員工,除了基本薪資外,還能獲得豐厚的提成和獎金,待遇是相當不錯的。
在此基礎上,也要選好品牌,知名品牌的電動汽車銷售公司通常會提供更高的薪資和更好的福利這是一定的,你可以了解一下比亞迪在新加坡的銷量,再對比一下其他品牌電車在新加坡的銷量,你就能懂了。所以,有這想法的,對這個崗位比較感興趣的,沒事兒自己多查查、多研究研究。
市場營銷專員:這類崗位就屬於運營崗位了,這兩年新加坡對這類人才還是比較「渴求」的,市場營銷專員要負責制定並執行電動汽車的市場推廣策略,包括線上線下的廣告宣傳、促銷活動策劃等,以提高電動汽車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該崗位要求有市場營銷相關專業背景或工作經驗,熟悉當地市場情況。

客戶關係管理專員:負責維護客戶關係,處理客戶的諮詢、投訴等問題,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需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溝通能力,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客戶問題等等,但這都是基本操作了。
但這個崗位對語言能力要求就比較高了,它需要你能夠流利地使用英語與客戶交流,為客戶解決問題。不知道大家對咱們國內的客服工作有沒有了解,這是一個很考驗人耐心的工作,說白了,客戶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還特別的複雜,你需要有耐心、責任心的一一解決。
有一個問題,我得跟大家提個醒,尤其是年紀小的朋友們。新加坡人的投訴意識還是比較強的,所以咱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需格外留意,以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干服務行業的,更是得注意。
③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崗位
新加坡交通部負責人表示,政府的另一項舉措是早在2021年就推出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器補助金,迄今為止已共同資助了在私人公寓安裝1,100個電動汽車充電器的費用。所以,小元覺得這一舉措也會提供很多新增崗位:
充電樁安裝工程師:顧名思義,就是負責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安裝、調試和驗收工作,確保充電樁的正常運行。需要具備電氣工程、機電工程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充電樁安裝經驗者優先。

充電樁運營維護人員:對已安裝的充電樁進行日常巡檢、維護和保養,及時處理充電樁的故障和問題,保障充電樁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該崗位要求具備一定的電氣知識和維修技能,能夠熟練使用相關檢測設備和工具。
充電場站管理員:這類崗位相比於上面兩個,相對來說就容易很多,主要是負責充電場站的日常管理,包括車輛引導、秩序維護、收費管理等,確保充電場站的正常運營。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夠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最後提到的這幾個崗位,小元以前沒怎麼給大家介紹,確實也是一個新型的行業,大家僅做了解即可,還是把眼光放在汽車裝配、維修、銷售、客服等等,已經成熟的崗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