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喜歡設計。設計,是美的集大成者。真正優秀的設計不僅講求美感,還兼顧實用性,在功能與藝術之間取得巧妙平衡。從好的設計中,我們常常能獲得生活的啟發,甚至是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們每天與無數建築相遇,生活、工作、休閒幾乎都離不開建築空間。正因如此,建築設計尤其重要——它塑造了我們對城市的感受,也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品質。一個好的建築空間能讓人心情愉悅、生活更舒適;反之,糟糕的設計也可能讓人感到壓抑、困頓,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我自己也曾撰寫過幾本關於設計的書籍,並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一門與「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相關的課程。課程的核心,是希望學生能借鑑設計師的思考方式,從「換個角度看問題」出發,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與創造力。

來新加坡旅行,自然不能錯過欣賞本地的建築。這個城市匯聚了不少國際知名建築師的作品,從機場、博物館到商業大廈,幾乎每一個轉角都可能帶來驚喜。建築,不再只是背景,而是一種與城市對話的方式。
如果你來新加坡的時間有限,有一棟建築我常推薦朋友去看。參觀是免費的,不過因為訪客太多,目前已實行預約制,記得提前上網登記。走進去之後,相信你也會感受到設計帶來的愉悅與啟發。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頗具巧思,最昂貴的地段往往優先保留給公眾使用。從東海岸一路延伸至濱海灣市區,沿海空間並未建造豪華別墅、度假村或私人公寓,而是精心設計為休閒與運動場所,體現了「空間共享、人人平等」的城市精神。這一理念也延伸至許多辦公樓宇——即便是不對外開放的商業大廈,也往往保有公眾可親近的部分。
由丹麥建築事務所BIG(Bjarke Ingels Group)與義大利的Carlo Ratti Associati聯合設計的凱源中心(CapitaSpring)位於萊佛士坊核心地段,自落成以來便吸引了眾多建築迷與城市觀察者的目光。作為金融區的重要地標,CapitaSpring特別將17至20層與第51層的空中花園免費對公眾開放,讓高樓林立的市中心多了一處綠意盎然、可以眺望風景的「城市陽台」。
BIG向來以創意十足、兼具實用性的建築作品聞名,其創始人Bjarke Ingels提出的「享樂式可持續性」(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理念,主張建築不僅要環保,也應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讓人們願意親近、樂在其中。例如他在哥本哈根設計的Copenhill,結合了垃圾焚燒發電廠與滑雪場,把「環保」變成「好玩」。


位於哥本哈根的Copenhill是BIG的代表作
這一理念也在BIG的多個亞洲項目中得到實踐。在中國深圳,他們設計的深圳能源大廈(Shenzhen Energy Mansion)外立面呈波浪狀,不僅外觀富有雕塑感,更具備遮陽與節能功能,是綠色高樓的典範。BIG還為不少中國客戶設計了有趣的作品,一些已經在建造中。



蘇州當代藝術美術館



BIG在中國的項目,一些已經完成了。
回到新加坡凱源中心,外觀雖然不如其他BIG項目那麼「張揚」,但仔細觀察,280米高的大樓立面上保留了許多「簾幕狀」的開口,如同被輕輕撥開的窗簾,讓建築有了呼吸的空間。登高之後才能體會這些「變形窗口」的巧思,它們都設在視野開闊的位置,讓你看到新加坡河、牛車水保留區,甚至貝聿銘設計的華僑銀行大廈,視線一覽無遺。

建築入口面向馬真街(Market Street),前方設計了一個全天候開放的公共廣場,營造出親民的城市介面。進入接待大堂後,有一部特別「慢」的電梯,刻意拖延你的節奏——電梯井中裝置的是日本藝術團隊Team Lab的數字互動作品,隨著時間變化呈現花卉四季輪轉的影像,仿佛在提醒我們:花的凋謝與盛開一樣,都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值得凝視與欣賞。

凱源中心設有兩個空中花園,分別位於中段與頂層。第51層為本地目前最高的城市菜園,占地約5,000平方英尺,種植的農作物將供應大廈內的餐廳與咖啡館。這個頂層花園免費向公眾開放,成為濱海灣金沙空中花園的另一選擇。
大廈2至3層則設有大型小販中心,共有56個攤位,主打本地美食。


空中花園種植了約8萬棵植物,涵蓋130個品種,其中超過60%為本地原生植物,更能適應本地氣候,減少澆水與殺蟲劑使用,體現生態設計的用心。未來隨著植物逐漸長成,這裡將成為一片高空森林。園中配置了不少舒適的戶外家具,甚至還有插座供人充電與辦公。部分角落也設置了戶外健身設備,目前已有市民前來鍛鍊。



一棟商業大廈,不再只是用來創造利潤的機器,也可以是都市中的「公共綠洲」。凱源中心通過建築設計,為城市人保留了一處可以「玩」的地方,讓大家暫時從日常節奏中抽身,注入輕鬆與好奇,重新思考工作、生活與學習的平衡。或許,也能在不經意間,收穫一點生活的靈感。
關於我們: 我們經常會舉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人文導覽,主題涵蓋歷史、文化、藝術、生態及美食等。由本地作家和專家帶領你了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真實的生活。 關於作者:葉孝忠,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者,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書寫新加坡本地美食,在各大新加坡書局出售。他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兼任高級講師。目前他正在撰寫一本關於榴槤的新書《當我們在談論榴槤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如果想和我們一起探索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可以關注本公眾號。
參觀空中花園預約方式:
https://www.sevenrooms.com/experiences/1arden/1-arden-sky-garden-urban-sky-walk-experience-930473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