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高凈值人群規模持續擴大,其可投資資產總量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至2024年間,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從39萬億元躍升至超過327萬億元,其中投資性不動產與資本市場產品占比穩步提升,現金及存款比例雖有所下降但仍占據重要份額。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憑藉其嚴密的隱私保護制度、成熟的金融基礎設施及靈活的家族辦公室架構,悄然成為眾多中國高凈值人士管理海外資產的核心樞紐。

這些設立於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不僅承載著巨額財富的流轉與傳承密碼,更因高度保密的運作機制,成為掌握中國富豪財富版圖「隱秘角落」的關鍵角色。
1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定義與運作模式
新加坡已成為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的聚集地,截至2024年底,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已突破2000家,較2022年增長42.9%。
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是專為超高凈值家族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的機構,可視為"財富中樞",負責資產配置、稅務規劃、家族傳承及生活服務等綜合事務。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主要分為單一家族辦公室(SFO)和多家族辦公室(MFO)兩種類型,其中單一家族辦公室占主導地位。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通常由兩個註冊的公司主體組成:一個作為基金主體(Singapore Fund, "SF"),另一個作為家族辦公室運營主體(Singapore Family Office, "SFO"),前者持有家族資產,後者提供投資管理服務。
在稅收優惠方面,新加坡為家族辦公室提供了13O、13U和13D三種計劃。

13O計劃要求管理至少2000萬新幣資產,僱傭兩名投資專業人士(其中至少一名為非家族成員),年支出20-100萬新幣,並將10%資產投資於新加坡認可金融產品。
13U計劃門檻更高,需管理5000萬新幣資產,僱傭三名投資專業人士(含一名非家族成員),年支出50-100萬新幣。
2024年2月,新加坡宣布將這些稅收優惠計劃的截止日期從2024年12月31日延長至2029年12月31日,延長期為五年,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在架構設計上,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採用雙實體架構:富豪在新加坡設立控股公司(私人公司或信託均可),再由控股公司管理兩個實體——持有家族資產的投資基金與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家族辦公室。
投資基金可採取可變資本公司(VCC)形式,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同時完成家族辦公室與負債的隔離。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特殊地位源於其政策紅利、法治環境和專業人才優勢,使其成為全球華語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的核心節點。

2 中國富豪選擇新加坡設立家辦的原因
中國富豪選擇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稅收優勢是最直接的吸引力
新加坡無資本利得稅、遺產稅,企業所得稅僅為17%,且家族辦公室可通過13O/13U計劃實現投資收益免稅。
相比之下,中國內地資本利得稅率為20%,遺產稅雖未正式實施但已有討論,香港則對房地產等特定資產徵收高額交易稅。新加坡的稅收政策為中國富豪提供了更靈活的財富管理空間。
2、移民政策是重要考量因素
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允許富豪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獲取永久居民身份,2023年7月前,GIP方案C要求申請人管理至少2億新幣資產,其中5000萬新幣投資於新加坡,雖然2025年門檻已提高至3億新幣,但仍低於香港等其他地區的移民要求。
新加坡的"半永居模式"允許PR身份持有者每年只需住滿60天即可續簽,且無需放棄中國國籍,保留內地社保和房產,為中國富豪提供了身份規劃的便利。

3、法治環境與隱私保護是長期保障
新加坡以法治透明、公平高效著稱,是全球最安全的財富管理中心之一。
其《個人資料保護法令》(PDPA)平衡數據合規與隱私,禁止機構未經同意收集、使用或披露個人數據,為富豪信息提供了法律保護。
同時,新加坡作為"東方瑞士",其隱私保護法律既配合CRS(共同申報準則)與FATCA(美國海外帳戶納稅法案)合規,又最大限度維護客戶隱私,為中國富豪提供了安全感。
4、地理位置與國際化程度是戰略優勢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與國際資本的深度連接,使其成為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的理想樞紐。
作為國際金融樞紐,新加坡擁有頂級的銀行系統與資本市場,全球私人銀行、基金公司、信託機構、法律顧問齊聚,為中國富豪提供了豐富的投資選擇和專業的服務網絡。
5、家族辦公室的綜合服務功能滿足多維需求
現代家族辦公室早已不再只是一個資產管理工具,而是一個兼顧投資管控、稅務籌劃、家族傳承與生活服務的綜合型"財富中樞"。
特別是在對於成員眾多、事務繁雜的大家族而言,家族辦公室還能承擔起家族治理、慈善安排、教育醫療協調、旅行安全保障等多項工作,真正實現"家事全託管",讓家族成員可以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事務。

3 鍾仁海案帶來的警示
鍾仁海案是近年來亞洲家族辦公室領域最嚴重的資產侵吞案之一,四名前員工通過系統性欺詐手段,累計侵吞高達7400萬新元的家族資產。
他們採用多種手法:虛報開支、謊報獎金,偽造鐘仁海的銀行帳戶餘額,私自給自己發放超額工資和獎金;通過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空殼公司挪用巨額資金;偽造了Singa Wealth向LFI公司進行了一筆2200萬新元的虛假交易。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員工還在法庭上辯稱有權自定薪資和獎金,這一荒謬藉口被法官斥為蓄意欺詐,2024年11月,新加坡高等法院維持全球資產凍結令,認定四名員工存在嚴重不誠實行為。

鍾仁海案的判決猶如一記重錘,敲響了全球超高凈值家族的財富管理警鐘。
該案暴露的資產侵吞手法——從虛構交易流水到濫用離岸架構,再到內部治理體系形同虛設,充分揭示了家族辦公室領域潛藏的操作風險與道德風險。
對於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內地富豪而言,此案至少帶來三大核心警示:
其一,必須建立穿透式的內控機制,對資金流向實施全鏈條監控,杜絕虛構交易、偽造文書等欺詐路徑;
其二,需構建制衡型的治理架構,避免關鍵崗位權力過度集中,尤其要防範財務、法務、投決等核心職能的串謀風險;
其三,應引入獨立的第三方監督,通過定期審計、資產盡調、合規審查等手段形成外部制衡。
新加坡金管局近年強化家族辦公室反洗錢審查、提高專業人士准入門檻的監管動向,更凸顯出合規性已成為家辦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興起,本質上是全球財富管理需求與專業服務能力深度匹配的產物,面對經濟周期波動與監管環境趨嚴的雙重挑戰,其專業團隊通過離岸信託架構設計、家族憲章制定及多元化資產配置,為高凈值家庭構建起風險對沖與價值增長的雙重屏障。
當財富傳承跨越地域與代際,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或將為全球財富管理實踐提供新的範式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