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壯自5月3日當選為裕廊東—武吉巴督集選區議員後,經常在個人臉書頁面分享他「新官上任」後著手解決的社區問題。
他5月16日在臉書上分享了四張照片,其中一張是區內居民發給他的反饋信息截圖。
該居民寫道,
「在武吉巴督西9道第467座組屋停車場的卸貨區,有一個裝卸斜坡。我在區內居住的五年里,多次通過一聯通(One Service)作出反饋,但斜坡一直未被修復,得到的就只有『我們會跟進』之類的回覆。」

(取自李宏壯臉書)
李宏壯在貼文中附上了一組對比照片,顯示因長期使用而明顯損壞的混凝土斜坡,已被拆除。

斜坡被拆除後,如果送貨者還要走原路,只能自備可攜式斜坡板了。(取自李宏壯臉書)
李宏壯寫道:
「短短兩個多星期內,我已經收到多條有關社區的反饋意見。社區中確實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我也非常感激蔡厝港市鎮理事會在回應我們的請求時,展現出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雖然我們無法一次過解決所有問題,但正如那句老話所說:每一隻海星都值得被拯救回歸海洋。本著同樣的精神,我希望我們能夠處理每一個問題,一步一步來。」
然而,李宏壯的貼文卻引發了爭議。
有不少網民質疑他沒有理解該名居民的投訴重點,對方應該是想要議員幫忙整修斜坡,不是拆除斜坡。
有網民問道:是否會在原斜坡的位置重建一個新斜坡,以滿足居民的需求?
本地網媒「網絡公民」(The Online Citizen,簡稱 TOC)也在網上以「行動黨李宏壯議員遭批評,因為他沒有維修長期失修斜坡而將之拆除」為題撰文,引導輿論。只不過,「網絡公民」過去曾多次因發布假信息或不實陳述被政府要求更正,甚至因涉及誹謗而遭起訴,其公信力具爭議。

原來不是幫倒忙
蔡厝港市鎮理事會在回應「慈母艦」(Mothership)詢問時解釋,在接獲居民反饋後,他們就到場檢查該「斜坡」,發現它是一處未經授權由第三方搭建的違章結構,用於協助搬運物品。
市鎮會指出,該臨時搭建物導致人行道不平整,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出於居民安全和福祉的考量,已將該未經批准的結構拆除。
市鎮會也表示,若該地的確有設置斜坡的實際需要,當局將評估興建一個符合建築規範的新斜坡的可行性。
據紅螞蟻了解,該斜坡是送貨員前往超市、咖啡店及零售店的最短路徑,長久以來方便了日常搬運工作。
不過,讓紅螞蟻好奇的是,這個存在多年的違章斜坡究竟是誰搭建的?為何能在未獲批准的情況下「默默存在」五年之久,而且有關當局還遲遲未察覺?更令人不解的是,儘管有居民多次反映問題,卻始終未獲妥善處理,直到新議員上任?

(谷歌圖)

紅色箭頭顯示這是通往超級市場、咖啡店的捷徑。(谷歌圖)
雖然網民在不了解全面情況下便「看圖作文」,指責議員幫倒忙未必公允,但他們的質疑也並非毫無根據。
畢竟,李宏壯的貼文也並未說明該混凝土坡道是「違建」所以被拆除,這確實容易引起誤會。
這位新晉議員上任不久便火速處理社區內的問題,值得肯定,但在溝通方式上仍有提升空間。
在當今這個高度依賴社交媒體的網絡信息環境中,更有必要清楚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有效溝通、減少誤會,有助於建立公眾的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