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政府又撒錢了—從2025年7月起,全國範圍內所有13至20歲的本地學生將獲得一次性 $500 的教育補貼。
而12歲及以下的兒童也將獲得 $500 的生活支持金。
這項措施是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家庭支援配套」的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成本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減輕家庭負擔,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
12歲以下兒童:$500 生活支持金(Child LifeSG Credits)
首先來說說家裡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長應該注意的事項。
只要是新加坡公民,出生年份在2013年至2024年之間的孩子,都將自動獲得一筆 $500 的「Child LifeSG Credits」(兒童生活支持金)。

這筆錢會在2025年7月7日當周,也就是今天,直接發放到LifeSG手機應用里的數字錢包,由家長作為受託人管理孩子的兒童發展帳戶(CDA)來使用。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2025年出生的,也有機會領取,不過會在2026年4月統一發放。
這筆補貼主要是為了幫助家長減輕日常家庭開銷。它可以用於超市購物、醫療藥品、水電帳單、交通費等日常所需支出。
你可以買奶粉、尿布、兒童讀物,也可以用來支付醫療和教育相關消費,對於家庭經濟緊張的家庭來說,這是一份非常實用的「生活紅包」。
13至20歲學生:$500 教育補貼(Edusave / PSEA Top-Up)
再來看13歲至20歲的青少年群體。這一部分學生將在2025年7月收到另一筆 $500 的補貼,直接進入他們的教育儲蓄帳戶(Edusave)或中學後教育帳戶(PSEA)。

具體來說,13至16歲的學生將收到 Edusave 教育儲蓄金,而17至20歲的學生則會獲得 PSEA 中學後教育補貼。
這兩類帳戶都可以用於支付各類教育相關支出。Edusave 主要用於學雜費、課外活動(CCA)、海外學習項目等;而 PSEA 更加靈活,不僅可以用於支付理工學院、大學的學費,還可以用於SkillsFuture等技能提升課程,支持終身學習。
這筆補貼無需申請,政府會根據年齡和帳戶自動發放,並通過簡訊通知家長。
也就是說,只要孩子帳戶正常,家長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安心坐等到帳。
多孩家庭可疊加領取,最多$1000+
很多人關心,這兩類補貼是不是可以同時領取?答案是肯定的。這兩項補貼可以疊加!
如果你家中有一個小學弟弟(領CLC)和一個初中姐姐(領Edusave),兩人分別屬於不同補貼對象,那麼兩筆 $500 補貼都可以領取,總共就是 $1000。
對於多孩家庭來說,這份政策真的非常友好。
補貼總結表(按年齡)

在新加坡,除了治安好、交通方便、綠化美,最讓人暖心的還有一個隱藏「彩蛋」—政府真的很會發錢!
無論是學生、上班族、退休人士、買房者、生小孩的爸媽,甚至只是通脹太高、生活有點難,政府總有辦法塞一筆錢進你戶口,你知道你已經悄悄收過多少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一次系統盤點:新加坡政府那些動不動就「發錢」的常見補貼計劃
學生和兒童福利篇

Edusave 教育儲蓄金(13–16歲)
每年定期發放(非一次性),學生表現好還有額外獎學金。2025年還有一次性 $500 頂額補貼。
PSEA 中學後教育帳戶(17–20歲)
錢直接入帳,用於大學/理工學院學費或SkillsFuture課程。2025年也有一次性 $500 補貼。
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CDA 兒童發展帳戶)
政府最高1:1配對存入$3,000至$6,000,還能用來買奶粉、看醫生、上幼兒園。
Child LifeSG Credits(CLC)$500
給12歲以下新加坡兒童一次性生活補貼,2025年7月自動發放到LifeSG數碼錢包。
老年人&國人終身福利篇

CPF Life 公積金終身養老金
年滿65歲後每月領取「終身不怕沒錢用」養老金,政府還經常派「迎老金」、「關懷金」。
Silver Support Scheme(銀齡補貼)
針對低收入年長者,每季度發現金入戶頭,最多每年$3,000+。
Merdeka Generation / Pioneer Generation 福利
特定年齡層享受醫療補貼、保險折扣、現金津貼等,多次發放現金獎勵。
打工人&通脹支援篇

GST Voucher 消費稅補貼
每年都會發,根據收入/房產情況不同,現金+Medisave儲蓄+Utilities電費券一起發。
Assurance Package(通脹支援配套)
因應GST上漲,政府在2022–2026年間分階段發現金,2023年最高一次發 $700+。
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工收入補貼)
低收入員工和自雇者每月可獲額外現金+CPF入帳,鼓勵工作。
SkillsFuture Credit
政府為每位成人帳戶發放培訓基金(如$500、$1,000不等),終身有效,可用於職業培訓課程。
住房補貼篇

BTO補貼(CPF Housing Grant)
首次購屋者通過BTO、HDB Resale時可獲得$30,000–$80,000不等的直接補貼。
家屬靠近獎勵(Proximity Housing Grant)
和父母住得近也有補貼可領,最多$30,000。
安居樂齡計劃(Silver Housing Bonus)
年長者賣大換小還能獲高達$30,000獎金。
家庭與育兒獎勵篇
Baby Bonus(育兒花紅)
每個寶寶出生即可獲得$8,000–$11,000現金+配對儲蓄,直接入CDA帳戶。
Medisave Grant for Newborns(寶寶醫儲補貼)
每個新生寶寶自動獲 $4,000 醫療儲蓄入帳。
育兒假、託兒補貼、嬰兒津貼
包括政府託兒費用津貼、產假津貼、育兒假帶薪支持等應有盡有。
單單的七月補貼都有哪些?

假設一個新加坡家庭再加上祖父和祖母,且兩位都是年滿60歲的新加坡公民,那可獲得的總金額會進一步增加。家庭成員假設如下:
爸爸(43歲)
媽媽(38歲)
孩子A:8歲
孩子B:16歲
孩子C:19歲
祖父(65歲)
祖母(63歲)
居住在同一個HDB單位,符合水電與雜費回扣資格
那麼,這家人可以獲得:

總計:
$1,200(爸媽購物券)
$1,600(祖父母購物券)
$500(育兒補助)
$1,000(教育補助)
$3,500(MediSave填補)
$190(水電回扣)
$80(雜費回扣)
合計:$8,070
新加坡人的「戶頭」真的從來不寂寞。
只要你是新加坡公民,不論年齡、身份、收入,總會在某個時間節點收到一筆「政府紅包」。不少家庭一算帳,光這些補貼加起來,輕鬆超過$10,000以上,而且大部分根本不用申請,系統自動發。
所以,下一次收到LifeSG或Gov.sg的簡訊通知,不要忽略——你很可能又中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