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李顯龍總理的引退,新加坡人心理上已準備多時。儘管如此,李總理在4月15日宣布5月15日交棒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的消息還是有一定的震驚效果。
李顯龍領導新加坡20年,政績卓著,有口皆碑。他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就跟新加坡的國家地位一樣受到正面的肯定。

李顯龍領導新加坡20年,政績卓著,有口皆碑。(聯合早報)
新加坡的政治有可預測性,外國投資家、外國富豪來新投資,把個人財富移來這裡,是對新加坡及其政治領導人的信任,這份信任會不會隨著新人的當家做主而有所削弱呢?
李總理卸下重擔,這自然成為國內外人士所關注的重點。新加坡工商界、經濟學者的反應是冷靜以對。
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主席陳企業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新加坡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優於去年,估計也是交棒的考量因素之一。
「如果新加坡經濟不景氣,或在經濟很低迷的時候宣布交棒,那就是把問題丟給下一任總理,這是不負責任的。如果黃循財要在下一屆大選獲得人民強而有力的委託,總理就不可能太遲宣布交棒。」
李顯龍的引退計劃因冠病疫情而延後了兩年,現在疫後復甦之勢越來越強勁,是「時機成熟了」。
政治觀察家和經濟學者都給出正面評價,也反映出他們對黃循財的領導能力也有一定的放心。對接班人素質有高度嚴格要求的李顯龍對第四代領導人都放心了,這是給新加坡人最強有力的信號。

2023年11月5日人民行動黨大會暨常年服務頒獎典禮上,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李顯龍總理(第一排左)與行動黨副秘書長黃循財(第二排左)、行動黨主席王瑞傑(第一排右)和行動黨副主席馬善高(第二排右)帶領黨中委入場。(海峽時報)
黃循財領導的第四代班子處理2019年冠病疫情危機的鎮定沉著表現,預示著這會是第四代的領導作風。
美國抑制中國國力的崛起,更多美國盟友支援美國;中東局勢風雲驟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及伊朗之間隨時爆發更激烈的軍事衝突,已經讓世界和平增添不少變數。
在險惡的環境下,新加坡更需要經驗豐富,處變不驚的政治領導人為國人指點迷津,李顯龍為政治領導能力立下了一個很高的典範。
李顯龍為國家貢獻他一生最黃金的歲月,今後的領導人能否像前三位領導一樣長期在位?對黃循財來說,這將是一場馬拉松長跑,而不是中程距離的接力賽。
黃循財轄下馬西嶺—油池集選區的一位選民說:
「他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上表現亮眼,在陳述國家規劃和財政投入時也很清晰,讓民眾比較容易理解。」
這一點觀察相當中肯,領導人的溝通能力是有效領導國家的一項核心因素。

黃循財的溝通能力在疫情期間有目共睹。(海峽時報)
在疫情期間,黃循財幾乎天天在電視上報告抗疫的進展,形勢不妙時,領導人的冷靜分析和有效指引,加強人們應付危機的心理因素,黃循財的確做到了。
從國家發展部、教育部到財政部,幾個重要部門的磨練,讓他累積了豐富經驗。
領導人必須樣樣懂、樣樣通,這是新加坡與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政治領導人明顯不同之處。各部門的部長也必須比其部門裡的左右手和高級公務員更了解自己所管理的事務。
「事必躬親,巨細靡遺」,這是建國總理李光耀建立起來的自我要求,這也成為新加坡人評價領導人領導力的標準。李顯龍總理已經答應候任總理黃循財,卸任之後留在內閣擔任國務資政。
即使有資深國務資政護航,黃循財依然任重道遠,他必須繼續贏得國人的信任,國人的長期信任才能推動他在治國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