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鬆軟施工空間有限 陸交局克服多重挑戰 完成湯東線第四階段建造工程
湯申-東海岸地鐵線第四階段下個月通車,陸路交通管理局團隊需克服包括地質鬆軟和施工空間有限等多重挑戰,才完成建造工程。
湯申-東海岸地鐵線第四階段共有七個站:丹戎禺、加東公園、丹戎加東、馬林百列、馬林台、實乞納和碧灣站。這些地鐵站靠近舊海岸線,土地主要是海洋粘土和沙子。當局在建造工程中動用了12台隧道掘進機,其中包括使用特別改造的掘進機來鞏固鬆軟土壤。
在丹戎禺站,由於下方有加冷—巴耶利峇快速公路隧道,兩側有住宅,使得施工空間狹窄,因此當局無法採用常見的地鐵站島式月台設計和堆疊式設計,而必須改用側式月台設計,也就是說乘客必須搭乘自動扶梯才能到反方向列車月台。丹戎禺地鐵站隧道建在目前的加冷—巴耶利峇快速公路隧道上方,兩條隧道的距離只有約370毫米,地鐵隧道則距離地面約三米。


馬林台站也因馬林百列路有住宅和學校,建築工程同樣面臨空間有限的挑戰。
在加東公園站,由於麥雅路一帶的施工現場狹窄,當局決定採用堆疊式的月台設計,這麼一來就能減少地鐵站占用的空間,避免侵占私人土地。
至於丹戎加東站,當局必須進行不同階段的交通改道,每個階段正式展開的幾個月到一年前,都得深入研究工程可能帶來的影響,並同利益相關者溝通。
馬林百列站則坐落在成熟且住宅密集的地區,附近還有酒店、購物中心和醫療機構等。當局在建造地鐵站時,需要遷移電線、電纜、水管等設施,但同時也要確保周圍建築和商店等能繼續正常運作。
為了準確探測地底下的電線和電纜,當局2017年4月開始關閉如切路,這麼一來施工空間變得更多,工程進展更快,使當局得以比原定時間提早五個月重新開放如切路。
在減少噪音方面,當局設置了頂部有鋸齒狀設計的12米高隔音屏障,減少高達百分之30的噪音。
此外,陸交局也將環境可持續發展納入地鐵站的設計,包括在所有七個地鐵站安裝冷卻風扇,並在屋頂種植綠植,其他地鐵站則安裝太陽能板、天窗和地下腳踏車停車位。
湯東線第四階段定下個月23日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