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 月 9 日)是泰勒絲新加坡演唱會的最後一場。
表演有散場的時候,但新加坡的「泰勒絲經濟」效益才初見成果。而這次,新加坡也用實際行動坐實先下手為強!
最新消息,「聚寶盆」泰勒絲讓新加坡賺了 5 億。

今天椰子就跟大家來算算這筆帳。別人一箭雙鵰,新加坡一箭數雕。在如今的經濟局勢下,新加坡是怎麼用一個明星的演唱會「以小博大」。
1. 新加坡搶占先機,想賺錢先讓利
首先,新加坡對演唱會這事的態度從一開始就很明確—— 新加坡官方主動且積極地促成泰勒絲新加坡巡演。
新加坡團隊於2023 年初奔赴美國談判,這個時間早於泰勒絲的國際巡演日期宣布之前。

圖源:skift
這場談判中,新加坡沒有高姿態,而是以一種平等的但偏向懇切的態度去爭取泰勒絲新加坡巡演。團隊中的負責人是這麼形容的:「在這些討論中,我們是政府的積極主動先鋒」。
談著談著,負責人發現了新加坡有獨家舉辦權的機會。於是把新加坡旅遊局給拉進來一起協商。 最後談判結果皆大歡喜,新加坡旅遊局出手大額補貼奪得東南亞 6 場巡演的獨家舉辦權。

圖源:新加坡體育館
那麼這補貼金有多少?來自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的「小道消息」稱平均每場補貼 402 萬新元,6 場總共斥資可達2400萬新元。 對於這個數據,新加坡文化、社區和青年部長唐振輝(Edwin Tong)只公開回應確實為了獨家舉辦權,政府給泰勒絲演唱會發放補貼金。
但是補貼金的價碼「遠沒有那麼高」。對於泰國總理的言論既無證實也無反駁。

圖源:mustsharenews
所以至今外界都不知道新加坡到底給泰勒絲團隊多少錢。 但就從這次巡演的結果來看,如果泰國有機會,讓他們拿出更高的價碼估計都在所不惜。 經濟師預計僅旅遊收入,新加坡這一波吸金5億新。
2. 「泰勒絲經濟」效應,新加坡吸金5億新
泰勒絲不止是在新加坡火,在其他國家也火。 在新加坡之前,泰勒絲在澳大利亞的演唱會為墨爾本創造了約10億5800萬新元的經濟價值。
在東京的四場演出,泰勒絲帶來的經濟效應高達約3億零400萬新元。
到了新加坡,有人估算這個經濟價值達到5億新元。

圖源:bloomberg
那麼新加坡凈賺多少?
根據彭博社最新數據,新加坡 2024 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目前預計增長 2.9%,高於之前預測的 2.3%。
這個高出來的部分,得益於泰勒絲經濟效益。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GDP至少增加 3 億到 4 億新元。(約 2.25 到 3 億美元)


國立大學的專家分析,泰勒絲到哪巡演,當地的酒店、零售、餐飲以及交通等方面都在獲利。
到了新加坡也是一樣。
「粉絲們來到新加坡會觀光、購物,那些與演唱會沒有直接關係的地方都會產生乘數效應。」

圖源:today online
咱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首先,是觀眾規模。 新加坡拿到獨家舉辦權,讓泰勒絲連續 6 場演唱會都在新加坡進行,那麼這 6 場觀眾規模會有多大?
根據新加坡國家體育場的座位數,每場 5 萬座,假設泰勒絲演出6晚售出300000張門票。 就算其中一半觀眾是新加坡本地人,還有150000遊客是外國人專門飛來新加坡的。
來自Trip.com的數據,3月1日到9日泰勒絲舉辦演唱會期間,跟兩周後即3月15日到23日這段時間同期相比,新加坡機票預訂總量增長275%。
其中,入境航班預訂量增長186%,住宿預訂量暴漲近4倍,達到462%,景點和旅遊方面也增長了2373%。

其次,是旅遊消費。
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劉光珍 (Lau Kong Cheen) 預計:
演唱會門票、住宿、購物這些累計旅遊花費可能就達到了3億新元。
到新加坡旅遊的遊客平均停留 3.8 天,包括門票在內的開銷約2246新元。

圖源:thoughtgo
舉個例子: 3
人作伴從中國飛新加坡,訂的酷航/新航,參加泰勒其中一場演唱會。
抵達樟宜機場後,在星耀樟宜玩了一圈吃個飯,再叫計程車或者網約車到牛車水酒店。
再從酒店打車到演唱會地點附近,還得再吃個飯,喝個奶茶還是什麼其他飲料,買點演唱會周邊。
演唱會結束後的第二天,第三天,在新加坡玩一圈,可能是去國家美術館,聖淘沙環球影城,植物園,哈芝巷,烏節路或者濱海灣。
吃的選擇可能是小販中心,米其林餐廳或者一些更高級的餐廳都有。

圖源:national geographic
吃飽了逛街,看下本地買哪些比在中國買更划算的東西,給家人朋友帶個手信,當然也有可能有人委託有償帶物什麼的。
待上三四天玩得差不多了打道回府,可能還是搭乘酷航,機票比較便宜。
按照開銷寬裕一點的遊客玩法,不算住宿,吃喝玩一天100多新幣也正常。 更別提來新加坡的遊客中,也不乏有高消費人群。
3. 明星吸引明星,新加坡又獲利
新加坡原本就受明星青睞。此次泰勒連續 6 場演唱會,聲勢浩大,新加坡全城跟過節一樣。
在這期間,受泰勒絲吸引而來的明星也不在少數。(從最近的到第一場) 大咖影后劉嘉玲↓

圖源:劉嘉玲IG
中國香港藝人「三哥」苗僑偉↓

圖源:早報
伊能靜夫婦↓

林俊傑↓

圖源:IG@jjlin
韓團BLACKPINK成員Lisa↓

圖源:8視界
TikTok總裁周受資↓

這還只是截止到椰子發稿前,網絡上有發表打卡動態或者被偶遇的部分明星、名人。
明星名人的到來對於新加坡對外的國際形象來說相當於錦上添花。
所以總結下來,2024年新加坡開門紅。一輪演唱會,讓新加坡面子有了,錢賺到了,占了先機,這條發財路子更是細水流長。
不過,泰勒絲這麼一大個經濟蛋糕,好處都讓新加坡拿了,其他國家能看不能吃,其實還真就很難不眼紅。
李顯龍總理髮聲: 「新加坡不做,別的國家也會做」
前幾天,李顯龍總理在澳洲墨爾本參加區域峰會,當場記者逮著機會就發問:
新加坡包下泰勒絲演唱會,引發東南亞鄰國不滿,您怎麼看 ?

圖源:abc
這裡值得一提的,新加坡因為泰勒絲演唱會賺翻了,其他國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結果到頭來有個菲律賓國會議員英勇發聲,一不小心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他說新加坡「壟斷」泰勒在東南亞的演唱會舉辦權,「這不是一個好鄰居會做的事」。
於是就有了上面記者不分場合地發問。
那麼李顯龍總理是怎麼說呢?
「我們的機構與她協商了一項到新加坡演出的協議,讓新加坡成為她到東南亞的唯一一站。結果這是一項非常成功的協議,我不認為這是不友善的。」 (新加坡不靠外力,談判早,結果好。在機會平等的時候,新加坡並沒有沒有阻止其他國家搶占先機。)

圖源:wikipedia
「有時候當某國達成協議,另一個國家也會這麼做。我們不會如此明確要求:你來這裡就不能去別的地方。」
「如果我們沒有達成這項安排,她會不會去其他東南亞國家?或是在更多東南亞國家表演?或許會也或許不會。那是她可自行決定的。」 (拿下獨家舉辦權,新加坡不這麼做,其他國家也會這麼做。最終決定權在泰勒絲團隊手中。)
所以還是老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新加坡這一次名利雙收,就占了個「早」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