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氣機到有蓋走道

2020年01月04日   •   1萬次閱讀

自2008年開始,新加坡政府每隔五年推出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給陸路交通長遠規劃制定新概念、新策略,並逐漸改變國人出行的習慣,以趕上新時代的步伐。

陸路交通管理局耗資3億元,在全島經過四年工程,增建了全長200公里的有蓋走道,幾天前大功告成,可以說是第二個五年總藍圖的成果驗收。陸交局是在2013年總藍圖中推出「暢行乘車計劃」(Walk2Ride Programme),以有蓋走道銜接地鐵、輕軌以及巴士站等,既方便乘客步行乘搭公共運輸,又能傳播「步行有益身心」的公共教育。本星期三陸交局在竹腳中心旁舉行了200公里有蓋走道的完工儀式,李顯龍總理親臨主持以示隆重。

從過去幾天坊間的反應來看,有蓋走道工程沒能引起多大的反響。這也難怪,有蓋走道不像一個宏偉建築、一個新型公園那麼吸眼球。在第二個陸路交通總藍圖推出之前,有蓋走道本已是各組屋區的公共設施,陸交局顯然是看到了有蓋走道在規劃新型公共運輸中的戰略意義,而將之納入總藍圖中。

交通部日前為明年推出的第三個五年陸路交通總藍圖啟動公共諮詢活動,以集思廣益,未來交通更加鼓勵「走騎搭」的出行方式(Walk Cycle Ride)。從「暢行乘車」到「走騎搭」,官方的口號莊重有餘,趣味不足,其實,民間早有人自嘲為「寶馬牌」(「BMW」,Bus MRT Walk),這已是不少人的出行選擇。不管是什麼口號標籤,鼓勵走路是主題中的主題。

走路、騎腳踏車、搭巴士(或乘地鐵)若是在未來要成為一個典型新加坡人的「出門三件事」,則當局圍繞著「三件事」的「八大策略」中,重新設計街道,規劃更多步行、騎車和巴士專用車道,也將是一筆不小的投資。要鼓勵人們騎腳踏車,最重要的是提高公路上的騎車安全,這一點更需要當局發揮創意。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最近在北京的「2018年新加坡中國高層論壇」上,對中國的城市規劃作了相當直率的批評。有鑒於中國很多地方爭相打造智慧城市,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無人車,他說,做電動汽車或無人車是科技問題,而「在規劃方案裡面減少汽車的使用,這是更重要的」。他強調:「城市交通規劃首先要以公交為主,公交做得好,道路不堵塞,汽車能耗才會減少。」把公交這一塊做好,鼓勵人們減少用車,多走路,這是新加坡行之多年的政策,但新加坡有自己的障礙,天氣炎熱不利於步行和騎車。

在新加坡的語境中,公交策略已包括為人們的出行創造友善的步行環境。「天時」是新加坡的短板,也是長處,就因為我們不在颱風區域內,全島建設有蓋走道才是實際的策略,否則,颱風一來,有蓋都變無蓋。

近日,特強颱風「山竹」,席捲中國東南部、香港、台灣、澳門和菲律賓,這些地方所遭受的破壞驚人。新加坡特色的有蓋走道作用僅在於遮陽擋雨,不是颱風區內的國家和地區城市規劃中的應有之義。菲律賓的受災情況更暴露出其貧窮落後加重受災程度,全國多處山體滑坡,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就因為窮人選擇在危險山坡上搭建貧民窟。

新加坡用在有蓋走道工程上的3億元不是小數目,這筆錢在世界其他城市肯定有更符合他們需要的用處,當他們的巴士車站很多還是無蓋的時候,有蓋走道是奢侈品。

新加坡有蓋走道一般是連接距離地鐵站400公尺內、離輕軌站和巴士轉換站200公尺內的組屋、學校、醫療設施、休閒與商業中心等。國人因公共空間素質的改善而樂意多走路,長遠而言,新加坡人便有望跟日本人一樣成為愛步行的民族。

有蓋走道給人們的出行帶來舒適感,讓我想起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多年前曾談到冷氣機對新加坡的重要性。美國《新觀點季刊》(New Perspectives Quaterly)2009/2010一期中刊出一篇它與李光耀所作的專訪。作者問李光耀新加坡的成功具有哪些秘訣,李光耀強調各種族的互相容忍。作者再追問是否還有其他成功要素,他接下來的答覆出人意表。他說,「是冷氣機的發明」,這項偉大發明改變了文明的本質,使到熱帶國家也可以求取進步。

他說,沒有冷氣設備,你只能在天未亮或是天色暗下來的時候工作。他說:「當我成為總理時,第一件事就是在我和其他文官辦公的大樓裝上了冷氣機,這是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的一把鑰匙。」後來,新加坡一位學者契連喬治借用李光耀的話,給新加坡套上「冷氣化國度」(Singapore the air-conditioned nation)之稱,並批評新加坡政府的治國手法是「comfort and control」(舒適與控制)。

冷氣機之說可以引出不同的解讀,西方也有論者以這個例子說明,李光耀治理國家的成功因素便在於他連細節也不會放過。

從冷氣機到有蓋走道,體現了政府改善國民生活素質、加強國土安全的一脈相承的思路。有蓋走道很形象化地概括政府給人民提供安全感和舒適感的治國哲學,而配備精良、高科技化的武裝部隊,則為國土安全提供了堅強的「蓋」。在舒適與安全的保障下,新加坡是否會培養出經不起日曬雨淋的新一代,這又是另一個議題。

出於好奇,我上網查看哪個城市擁有世界最長的有蓋走道,沒找著。新加坡不乏世界之最的鍵力士紀錄,在1986年開幕的威信史丹福酒店(現稱瑞士史丹福酒店,Swissotel The Stamford)曾經一度是世界上最高酒店。新加坡華樂團在2014年6月28日主辦的本地歷來最大型的華樂演出「全民共樂2014」,一口氣創下兩項健力士紀錄:由3000多名樂手組成的世界最大華樂團,以及由4000多人組成的世界華族鼓樂團。

超過200公里長的有蓋走道如果是一條向北的連續路線,我們可以一路走到馬六甲了。「申健」(申報健力士紀錄)的事,值得當局考慮。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