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也感謝政府指導,並承諾繼續同當局合作,完善相關機制和程序,以保障乘客、船員和本地社區的健康與安全。(聯合晚報)
作者 侯佩瑜
最能令大家鬆一口氣的新聞應該就是:

衛生部昨天(12月10日)發文告指出,經過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的最後確認,前天在乘搭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海洋量子號(Quantum of the Seas)上「確診」的83歲阿公並未染疫!
出航的阿公8日晚上因腹瀉到遊輪醫療中心求醫,按程序做了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後,在船上確診感染冠病,並立即被隔離。
他前天下午2時30分被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再做一次冠病檢測。阿公的檢測樣本經過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化驗後,呈陰性結果。再採集的第二輪樣本也一樣呈陰性結果。
以策安全,當局今早對這位阿公採集第三輪樣本。
謝天謝地,檢測結果依然呈陰性!
隨著阿公確定沒有染疫,衛生部已取消原先對其密切接觸者發出的隔離令。
其實,總理夫人何晶前天(9日)早上11點就已經「未卜先知」了。當時她說,83歲阿公未必感染冠病,不能單靠一項檢測就確診,PCR檢測也有可能出現假陽性!

也是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何晶昨天在面簿轉發皇家加勒比遊輪「海洋量子號」出現確診病例的新聞時寫道:
我們還必須記住,沒有任何測試是完美的。
每一種測試,即使是被視為「黃金標準」的PCR檢測,也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
在一個患病率低的環境下,我們不能單靠一項檢測就作出確診。
為了讓陽性檢測結果可信度更高,當我們的社區發病率很低時,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使用完全不同類型的冠病檢測來重複測試,以得到兩個獨立結果進行「雙重確認」。
她說: 「我們應該避免使用'黃金標準'這個術語,因為它會使人們對結果產生錯誤的信心。我們必須記住是,有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可能性。」
「當我們沒有進行很多測試時,結果會保持原樣。不過,當我們進行數百萬次的冠病檢測時,誤列為確診病例的數量就會高。」
她舉例說, 如果一項冠病檢測出現假陽性的幾率是2%,那每當我們進行100萬個測試時,就會有兩萬個假陽性的結果。每1000次測試就會有20次假陽性。因此,在一個患病率低的環境下,陽性結果成為假陽性的機率就相對較高。
因此,我們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冠病檢測或不同的測試機器來驗證與確認。
紅螞蟻不得不佩服何晶的神預測!
PCR檢測出現假陽性的機率高達0.5%
目前,我國已大幅提高採用聚合酶鏈反應(PCR)的檢測能力,並即將達到每天檢測4萬次的目標。
根據衛生部網站數據,截至本月7日,超過124萬人已接受檢測,檢測次數共計483萬4370次。平均每100萬人中,就有21萬8800人接受檢測。
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檢測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分別達到至少93%和95%。也就是說,檢測能夠測出至少93%的確診者,在健康受檢者當中則會呈現5%的假陽結果。

(聯合早報)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醫生也曾說過,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的準確性非常高,高達99.6%。出現假陽性的機率僅0.4%,意味著每1萬個檢測結果中,就會有40個是假陽性;而假陽性的病例是有跡象的,包括檢測結果呈「弱的陽性」和「重複檢測呈陰性」。
遊輪上使用的一體化檢測儀器準確度無法與實驗室相提並論,而且船上也不太可能藉助第二個檢測平台來覆核檢測結果。
梁浩楠醫生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指出, 本地大型實驗室的檢測機器也曾出現「假陽」結果,但實驗室就像大型廚房一樣,可以拆解各種儀器,了解哪個環節出問題,也有複查的能力,一體化檢測儀就跟快熟面一樣,出現問題就無從查起。
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也說, 檢測結果有出入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機器問題、取樣問題等等,最後還是應該通過血清檢測或者另外取樣,來確定檢測結果。
衛生部將在海洋量子號檢討冠病檢測程序期間,為遊輪上的實驗室提供支援。

為了讓遊客安心,復航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的海洋量子號(Quantum of the Seas)擴建了船上的醫療設施並增設實驗室,以為乘客現場進行冠病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拭子檢測。海洋量子號遊輪上的醫院設有化驗室,可現場進行冠病檢測。(聯合早報)
虛驚一場就當演習
陳振聲今早參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陳愛禮護理學中心後,在線上記者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說,不同的檢測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度,無論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或其他檢測,都有微小的機率呈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出現1%至2%機率的偏差。
他說,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一系列的安全程序將風險降至最低,也需要不同組合的檢測與追蹤機制。昨天遊輪上所發生的事正好反映了系統的全面性。
「無論檢測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我們立刻進行後續的檢測、隔離與追蹤。雖然昨天是虛驚一場,但可讓遊輪業測試整套程序,以便知道如何加以完善。」
他說,
這不僅局限在遊輪業,無論在哪個領域,我們都不能鬆懈。即使在本地疫苗面世並進行接種後,我們也需要繼續進行嚴格的檢測與追蹤,以配合其他安全措施,把感染的風險減到最低,確保國人能儘可能安全。
新加坡旅遊局今天傍晚發文告透露,
有關當局和遊輪業者在處理這起疑似事件時,反應「迅速有力」。例如,男乘客在船上「確診」後,當局和業者旋即啟動應急機制,包括停止船上所有休閒活動、要求乘客留在艙房不要外出、立即隔離密切接觸者,以及通過「合力追蹤」應用和防疫器追蹤接觸者等。
旅遊局局長陳建隆說:
「安全仍然是我們的首要考量,前天的事件為我們今後的試航計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例如使用合力追蹤來有效追蹤接觸者是重要的。經過前天的事件,我們有信心,我們未來因應任何冠病病例的反應,會是迅速而有效的。」
前天遊輪旅客被隔離17小時、遊輪行程縮短了一天緊急折返。
遊輪乘客鼻子被多插了一次、擔驚受怕了一天、還有一趟遊輪被延期,所幸的是,大家都非常理解並努力配合當局的嚴謹的防疫措施。
最重要的是人沒事,就當是一次完美的防疫緊急演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