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儒商代表賴涯橋的跨國企業文化

2021年06月19日   •   2萬次閱讀

相聖學院願景:成為全球首所研究華夏第一相聖傅說治理文化中心

相聖學院理念:以人為本, 互相尊重, 嚴守承諾, 發揚大我精神!

許福吉博士現為新加坡相聖學院創辦人、執行長,曾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創院院長、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中文導師、李光耀雙語基金委員會評估委員、前浙江大學指導教授。

《新加坡儒商賴涯橋的跨國企業文化》

一、 以人為本的優質企業

他相信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為「領導大師」,他與弟子持之以恆的誠摯對話編輯成的《論語》,教導了我們如何待人處世,讓我們領略了君子仁人的「真、愛、美」,也鼓舞著我們,確定人生的終極目標和企業經營管理的極致。另外由於年輕時留學日本,他也認同日本卓越企業家澀澤榮一撰寫的《論語與算盤》一書所蘊含的經營哲學智慧。

秉持儒家思想中「以人為本」的精神,強調企業應該不斷創新與再創價值體系,橫河電機(自控化系統)亞洲有限公司在總裁賴涯橋先生的領導下,榮獲2010年「國際製造業卓越獎」以及2011年「新加坡素質獎」。

橫河集團是一家日本跨國公司,創業於1915年,現已跨入快100年,以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著稱。

橫河電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是橫河電機在新加坡的亞洲總部,賴涯橋教授在橫河電機服務近40年,「永遠和顧客在一起」是該公司永恆的信念。

賴涯橋先生祖籍廣東梅縣,第三代的新加坡華人,是商界、華社、學術界、文化界等領域的活躍領袖。他年輕時受中華儒家文化薰陶,耳濡目染,儒家博大精深的內涵已經根植在他的心中。

青年時期留學日本,更體驗了儒家精神在日本的深化與潛移默化的影響,後來他獲得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並以研究學者的身份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研修「日中近代化比較」,學成歸國後投身企業界,加入橫河亞洲公司,擔任總裁多年,把儒家以人為本位的管理文化注入了公司管理層,對塑造公司文化起了極大的影響。

二、 儒家企業文化的定義與基石

能連續領導團隊榮獲「國際製造業卓越獎」與「新加坡素質獎」,在新加坡的企業界十分罕見,身為公司的領航人,賴涯橋先生如何給企業文化下定義?

他又如何堅持、奠定公司的基石?

「企業文化的出現,源於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的崛起。當時,支撐日本企業強大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元素是「企業文化」,這是美國和其他工業先進國企業所不具備的。企業文化是基於競爭力派生出來的,可以這麼說,企業文化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成為管理的概念。今天,沒有任何一位企業經營者,能夠脫離文化來談管理,更多人會把企業文化發揮的作用,視為根本的元素來看待。具體地說,一個擁有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反之亦然。」

賴涯橋先生認為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的興衰,企業文化對長期經營業績存在著重大的作用。他說:「橫河非常注重自己獨有的文化環境,曾提出「先鋒精神」,在員工群眾培育了不斷開拓、創新求變的精神;「貢獻社會」,明確了員工的「為顧客提供價值產品和服務」的不懈工作作風;「誠信經營」,使員工嚴格按照顧客界定的質量要求和技術參數及規格,全神貫注、專心一志生產。」

這是儒家企業的文化素質,在這種企業文化中,員工捕捉到公司的價值觀和想像力,樹立了一套獨特的管理方法:為員工創造出意圖、目的和義務;為顧客創造出想像、享受和價值;為投資者創造出機會、發展和成長。其實,企業文化的要素涵蓋很廣,包括領導藝術、團隊精神、會議風格、風險管理力度、改革運行過程中的靈活性等。

賴涯橋先生說:「橫河的理想目標第一為滿足顧客的需要,第二為員工,第三為股東,這三位一體的需求為宗旨,領導者必須發揮領導才能和領導藝術,才能倡導經營策略和經營戰術的轉變。橫河改革的動因,促進了企業文化的變革,推動了公司的持續性成長和發展。」

企業持續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組織與文化,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持續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哪一方面?賴涯橋先生認為:「具有綜合性或體現綜合效能的競爭力。例如橫河電機的企業文化一直確保公司在競爭環境下進行,企業戰略選擇是建立在可持續成長和發展的競爭優勢基礎之上的創新技術和產品並增值服務,高度追求成本的合理化結構和員工的彈性市場對應能力。」

三、 組織結構和文化的競爭力

賴涯橋先生進一步舉例說:「橫河所實施的細胞單元生產方式,每個員工從單面手、單能工,培養成多面手、多能工,一人多台機器、多道工序操作,同時自我完成整個工作站、工程師作業系統的製作。

整個生產隊伍有如交響樂團的樂手們,各自掌控不同的樂器,看似雜亂無章,卻精巧地完成一曲壯麗的樂章。」

這生動的比喻,讓我們看到市場的動態競爭,改變了企業戰略的思維力,導致企業必須形成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即新的儒家企業文化。

至於如何擴大、強化、奠定公司基石,有以下三個特質:第一、企業必須具有自我超越的文化內涵,需要不斷地藉助於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來創造出和環境相匹配的能力。第二、 在制定競爭戰略過程中,選擇競爭對手,分析競爭對手的特性和優勢,最為重要。在此前提下,企業必須擁有開放的企業文化,能夠接受、欣賞和容納的企業文化,並勇於向對手學習,才能壯大自己。第三確立一種「自滅自新」的態度,亦即具備「毀滅性創造」的能力,建立新優勢,把握機會所要求的核心競爭力。

四、 成功的關鍵:不斷開創業務新領域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海嘯以及引發的核電站泄漏事故,導致人們對核電安全性的不安,伴隨著的是對風力、風能發電廠建設的注目,這給橫河這樣的日本企業帶來什麼啟示?

賴涯橋先生說:「我們立刻將累積的技術能量和管理智慧,聚焦在這個領域,滿足激變的市場需求。新加坡在進入2011年之後,將展開航空工業的發展。橫河的大多數員工的服務都超過25年或更長,公司內的人際關係和相互之間的信賴基礎雄厚,加之技術對應能力極強,我們向總部提示我們的實力和決心,最終換取了他們把液晶航空飛行控制儀表顯示儀器轉移到新加坡廠生產。我們現在是唯一提供這類型顯示儀器給英法空中客車(包括A380型)的廠商,產品都在新加坡生產,當然,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要求極高,在生產中必須全神貫注,謹慎製作,而每一個參與工作者都必須具備高度的自覺性。」

從賴涯橋先生的談話中,不難察覺他有一種韌性、強烈的責任感,時時刻刻意識到顧客與員工的存在,「創新求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以客為尊」,是橫河電機成功的最大關鍵。

橫河電機亞洲在新加坡創業的初期(1975年),主要是生產精密性的測量儀表,技術要求很高,其後在20世紀90年代轉移到中國的蘇州生產。由於新加坡的優質經營環境和高紀律性、高素質員工的存在,橫河具有市場戰略性的開拓,特別是左右橫河整體銷售額的自動化生產控制系統產品。

這類型的系統化產品,軟體和硬體相組合,應用於核電站、風力、太陽能、地熱能、火力和水力發電廠;更廣泛用在石油化學工業、石油精鍊廠和天然氣開發;也應用在鋼鐵廠、紙漿和造紙廠、制約廠等。橫河的技術和產品,絕大部分是用在重工業和國家的基幹產業形態上。

五、 以儒家價值創新凝聚、激勵員工

眾所周知,一個機構有具體的企業理念與目標,能否勝出還是靠執行力。賴涯橋先生是如何落實、貫徹儒商的經營管理?如何與員工在觀念和行為上溝通?他又如何創造發光發亮的團隊?他認為一流企業靠文化,其次是靠營銷,再來是靠生產。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滲透至員工,使員工產生一種強烈的信仰,從而形成凝聚、自我約束和激勵。在日常管理上,可以實施儒家文化經營美學,培養員工的審美觀,鼓勵員工具有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美術品、文物等的鑑賞力;設立茶室,從品茶中陶冶性情;資助員工出席各種提高個人素養和知識的講座;同時,每個月的第一個工作日向全體員工進行約一個小時的講談,豐富他們工作上的認識和加強對時事的關心。

員工對企業的精髓有了深刻的理解後,將高度認同並演繹企業方向、使命和共識,用價值觀來影響每一個員工的行動,最後形成合力。賴教授說:「員工都心悅誠服地接受行事準則:我們公司就是這樣的。」

在橫河,在可能的範圍內,所有的工序都是自己內部製作,不委託外包生產。其原因除了所有的流程都能掌控在自己的視野之外,最大的關鍵在於提供一種創業的環境,鼓動創業的激情和衝勁,讓技術人員等有機會磨練和審核自己的實力和膽魄。此外,橫河鼓勵員工一踏進公司,就要行使共同的價值語言,展現共同的價值行為規範,那就是:Innovation(創新)。創新涵蓋

(1)技術、產品和服務形態的創新;

(2)生產工藝流程的再造和創新;

(3)市場和顧客的創新;

(4)資源的創新;

(5)價值的創新。

六、 人生的理念、目標和核心價值

身為跨國公司總裁,賴涯橋先生平常業務忙碌,他如何平衡緊張的工作與休閒生活?他的日常生活與企業管理有何密切關係?

賴涯橋先生說:「CEO最大的職責是企業文化的推廣者。而企業文化最大的約束力,就是在員工心理深層形成一種定勢,構造出一種響應機制,迅速轉化為預期的行為。所以,作為領導者,必須具有審美的情操、打動人心的優美言詞、對平凡事物的不平凡見解、言行一致的行事原則等。接觸文字、深入歷史,掌握語言的奧妙,談吐神采等等度要不斷的自我提升、自我鞭策,才能擴大影響力和感染力,引起價值的共鳴和共感。」

認識賴涯橋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給大家的印象是永遠那麼精神抖擻,他的生活哲學很簡約,他說:「最理想途徑就是忙裡偷閒,翻看各地風土人情的風景圖片和記載、民風民俗民藝的介紹,閱讀評論文章和小品文、靜聽音樂歌曲等。也許是勞碌命,即使是休息日,也靜不下來。周末都忙著自己洗車、洗衣服、掃地洗地、陪家裡人上菜市場買菜等。更多的時候,是到社團去走動和出席會議。最大的樂趣,就是完全空擋時到劇院看演出、聽音樂會,到美術館瀏覽美術品,讓自己陶醉在無我的狀態中。」

人的一生其實非常短暫,賴涯橋先生從青年時期開始,就有儒家堅定的人生理念和目標,多年來不斷醞釀、積累、充實,形成他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賴涯橋先生充分掌握時代賦予他的使命和時間,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不斷自我鞭策、自我提升,到底什麼是驅動他不懈努力的元素和源泉?他說:「對物質金錢的存在,對實現自己的願望,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理想,如何引起所接觸的周圍友伴的共鳴和共享,形成創意人生和內在精神的充實,更是我的人生理念和追求的目標。也許,不能改變整個社會,最低限度能讓自己和周圍的一群有著更高品味的生活素質,珍惜自己,發揮韌力堅持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的極限目標去接受挑戰。

賴涯橋先生具有儒商學者的誠信、品德、首尾相應的言行,以及不斷追求真善美,可說是他人生的核心價值觀。

(文章來源:網絡)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649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