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新加坡這個展覽一定要看

2021年08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文章來源:南洋文藝

在新加坡,有著這樣一場「最新加坡」的「旅行」。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份,在這裡,都能產生奇妙的共鳴。這就是再探文化·新加坡華族文化之旅」!

這場「旅行」中,你會在親切的導覽員的帶領下,免費參觀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常設展——「新加坡華人·探索本土華族文化」

有很多有趣的人,被這場文化之旅中不同的點所打動——

吃貨說,最吸引人的,是美食天下;新娘說,展覽中最愛的,是一件婚紗;遊子說,最打動人心的,是一封家書;學子說,最有合照慾望的,是南大的瓦。

文章底部直達預約免費文化之旅喲~

吃貨說

美食天下

初來乍到新加坡的我,沒有了中國各種習慣的美食軟體打分和點評參考,頗有些不知所措。

應該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解鎖新加坡的美食呢?我該怎樣維持住自己朋友圈美食達人的位置呢?

直到我遇到了這個展覽,——我天,當導覽帶著我走進關於獅城美食的展廳時,我簡直都要熱淚盈眶了!

這可真是剛打瞌睡就有人遞枕頭,剛想吃飯就有人遞勺,剛想打卡就有人給奉上最完美的美食攻略呀~

在這裡,我知道了應該如何用正宗的「新加坡方式」點一杯咖啡,我知道了小小的咖喱角可是個大有乾坤的混血兒;我知道了辣椒螃蟹的發明過程和背後的故事;我還知道了怎樣分辨正宗的肉骨茶……

當我和獅城的新朋友聚會時,不管是在小販中心,還是在高檔餐廳,面對著形形色色的本地菜,我都不僅能夠準確地說出名字,還能奉上一段這道菜背後的歷史和有趣的故事為大家下酒。

看到新朋友的眼神,我就知道,我這小坡美食達人的位置,可算是穩了。

新娘說

一件婚紗

誰能想到,我竟然在一個文化導覽中,遇到了自己的夢中情紗呢?

是的,我是一個正在備婚的新娘子。

大家也都知道,準備結婚的過程有多麼繁瑣,訂婚、三金、訂酒店、選婚紗、選儀式風格……有不少情侶都在備婚的過程中分手,但非常幸運的是,我並不是其中之一。

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政策一再調整,很多親朋好友沒有辦法來到新加坡參加婚禮,婚宴的規模也有限制,婚禮的過程被迫一簡再簡……但不管婚禮再怎麼簡化,我也不想隨便準備一件婚紗,將疫情中的婚禮簡單對付過去。

這可是我的人生大事呀,我一定要選到自己的夢中情紗!

我走遍了新加坡的線下婚紗店,逛遍了各大電商平台,但還是沒有遇到那個一見鍾情的婚紗,這件肩膀不合適,那件裙擺不夠灑脫……

眼看著婚期越來越近,我急得嘴上都起了水泡——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只能穿著八分滿意的婚紗,走進婚姻了。

然而,被朋友拉著來這個展覽散心的我,竟然無意中在一個介紹新加坡華人如何發揮無限創意的展區看到了那件100%婚紗!

優雅的腰身、細膩高級的蕾絲、旗袍式的古典扣、緞面的披肩……這件婚紗簡直太合我意了!

說句實在話,作為一個試紗試到瘋魔的女子,當場我恨不得打碎玻璃櫥窗,將婚紗從模特身上扒下來套自己身上。

還好,僅存的理智告訴我,如果我這樣做了,大概我準備婚禮的錢都要賠進去,還要附贈個監獄蜜月游之旅,所以我最終決定記下來這個婚紗設計師的名字——吳來燦。

搜索了一下才發現,吳來燦是新加坡有名的服裝設計師,他擅長將各種風格融合起來,多位政要和名人都穿過他設計的服裝。最重要的是,他還有自己的店!

小夥伴們,不多說了,現在我正在吳來燦的店裡準備定製婚紗呢,等我的婚紗照哦~

遊子說

一封家書

原來的人都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而現在的我們是「疫情連兩年,回家全無緣」。得虧現代社會有著發達的通訊設備,才能遠程和父母親人視視頻、聊聊天,不然真的像我在這個展覽里看到的早期華人移民那樣,只能通過家書的方式與家鄉人溝通。家書需要花費數周的時間,翻過千山萬水才能回到家中;永遠不能第一時間知道家裡的消息……

記得在書里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沒有手機、電話和電報的時代,身隔兩地的人都是靠著寫信來交流近況和寄託思念之情。但是,送信的人隔很久才會送一次信,有的時候遊子會一次性地收到家裡好幾封信。

一開始,沒有經驗的遊子都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讀信,打開第一封信,裡面寫到家姐病重,哭得不行,立刻準備備馬回家;有經驗的遊子在旁邊拍拍他肩膀說,你先把剩下的信看完再說。

果真,第二封信裡面寫著家姐病好了許多,第三封就是完全好了。經歷過這種大悲大喜之後,遊子們都有了經驗,信要從後往前讀,這樣自己對事情的結局才能心裡有數。

可能因為離家時間真的太長了,這次,在展覽裡面看到這封家書,令我不由得思緒萬千。

之前,我對「一路平安」這句話,沒有什麼概念和感觸,覺得只是個輕飄飄的順口的祝福罷了。但看到展覽中,1936年9月9日的這封毛筆書寫的家書里寫著「一路水陸平安,祈勿錦念」的時候,眼睛卻不由得酸澀了起來。

原來,真正地經歷了不安和分離後,唯一的祈願就是「平安」。

學子說

南大的瓦

南大的小夥伴們,猜猜看我在這裡看到了關於南大的展品是什麼?

估計打死也不會有人猜到,我們南大的瓦出息了,上展覽牆了!

不過,可不是隨便地上撿一塊磚頭瓦片就能讓它舒舒服服地在展館裡靠臉吃飯哈,這可是南大行政樓的瓦~

咦?行政樓?南大到底哪個樓算是行政樓啊?

其實啊,行政樓就是華裔館的前身,它是在1953年到1955年之間建成的,這瓦的年紀,可是比新加坡的年齡都大。

瓦片看起來和華裔館房頂的瓦是一樣的,沒想到小小的古樸瓦片還這麼精緻,上面印著「南大」兩個字。

一起來看展的小夥伴神神秘秘地告訴我,據說和這個瓦片拍合照,可以保順利畢業喲~

作為一個博士生的我,立刻毫不猶豫地站在了這片瓦之前咔嚓了一張。

感覺自己距離順利畢業又近了一步呢。

「再探文化:新加坡華族文化之旅」為有深度、有趣味的導覽活動,非常推薦大家參加喲~

據參加過的小夥伴們說,這個活動讓大家發現了許多新加坡華人和世界其他地區華人的不同之處,導覽員還會邀請部分參與者分享在本地的生活經驗,大家互相交流,炒雞開心的喲~

這麼多有趣的靈魂,均在導覽中相遇,還等什麼呢,導覽全程免費,還有禮品相贈,快快報名吧~

活動詳情

再探文化:新加坡華族文化之旅

日期/時間:

9月4日,10月9日,11月6日,12月4日

10:00-11:30(9:45開始登記)

地點: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二樓

入場免費!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報名步驟:

長按二維碼,或複製以下連結到瀏覽器進行報名

https://www.sistic.com.sg/events/special2022

您可知道新加坡華族中心也列入新公民的 「新加坡公民之旅」(Singapore Citizenship Journey),為想更了解新加坡的人文歷史、社會規範和政策等的人士提供多一個資料庫。

來吧,一起預約9月4號的導覽之旅!趕快把此文章分享出去,推薦給您身邊有興趣了解新加坡華族文化的朋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