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老字號中葯行「余仁生」第三代傳人余經文,於週四(8日)上午在醫院去世,享年99歲。
著名銀行家余經文博士是聞人余東旋排行第七的兒子,其靈堂停柩處位於新加坡東陵路主教門(Bishopsgate)8B的住所。
余經文1944年從美國普林斯頓畢業後,曾擔任新加坡公益金主席、利華銀行執行董事。在大華銀行收購利華銀行後,他先後擔任大華銀行集團董事及副主席。在1978年至1993年期間,他曾擔任余仁生國際控股的非執行董事。

余經文每年4月生日時,就會帶著一家人到日本旅遊慶生,但隨著年歲增長,近年來只能在本地慶祝。圖為家人為他慶祝92歲生日時的合影,(後排左起)包括長子余義明、小兒子余義光、二兒子余義達,小兒媳惠美池田(中排左起)、女兒余美瑩,大兒媳周頌華(前排左起)、余經文和二兒媳黃瑋琪。(取自網絡)
余經文育有三子一女,11個孫子及12個曾孫,長子則是余仁生的第四代傳人余義明。
《聯合早報》報導,在余義明眼中,父親是個做事有條理、有話直說的人,他以人為本,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些特點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余義明。余經文也熱愛美食懂生活,每年4月遇上他的生日時,就會帶上一大家子一同到日本旅遊,品嘗日本美食。
子女四人與余經文的關係良好,小兒子一家更和余經文同住。家中也有周日中午回家聚餐、聊聊家常的傳統。
此外,余家從余經文開始,家中的長子嫡孫的洋名都是「Richard」,為了區分就以暱稱來區分。
「所以大家在父親的訃告中,就會發現我和我的兒子分別用暱稱『Dick』和『Richie』來署名。」
余義明大學剛畢業時,余經文認為大家族內部政治復雜,曾不鼓勵他進入家族事業。聽從父親的意見,余義明畢業後在零售、電腦和證券等多個行業工作了18年,直到時機成熟後才接手家族生意。
余義明說,父親一生重視教育,也投注心力在慈善事業上,因此在父親離世後,家人謝絕親友送花圈,也望所有帛金用余經文的名義捐款給新加坡管理學院民眾發展基金(SIM People Development Fund)或公益金(Community Chest),因為這是父親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