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021年的生育率僅1.12,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說生育率是新加坡政府「胸口永遠的痛」,一點也不誇張。
新加坡的總生育率自1980年以來就呈下跌趨勢,2021年的生育率更達到1.12,距離全球墊底的韓國(0.81)其實不遠。
國人不生育的原因當中,不外乎經濟能力和生活壓力等因素,但另一個因素,卻隱然是一把雙刃劍,雖讓國人願意生育,卻也可能有了反效果。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生育率低下,人們最直觀的反應或許是:
為什麼不生?
總理公署屬下的國家人口及人才署星期一(10月10日)所公布2021年結婚與生育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已婚人士不願意生育或多生孩子的原因包括:
經濟負擔(64%);
覺得自己已經生育夠多孩子(50%);
在本地養育孩子壓力大(49%);
難以兼顧家庭與工作重擔(34%)。
而讓他們願意生育,或再生一個孩子的原因則包括:
覺得家庭經濟穩定(48%);
隨緣(41%);
決定再生一個(33%);
覺得可以兼顧家庭與工作重擔(31%)。
經濟狀況、養育孩子的壓力,以及家庭與工作負擔,一向是影響人們組織家庭的主因,這裡不再贅述。
但是,對選擇「隨緣」對待生育的四成受訪者來說,另一組數據或許值得注意: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紅螞蟻製圖)
2021年的數字,就顯示人們的生育計劃似乎趕不上變化。
認為生兩個孩子或更多較理想的受訪者高達92%,但實際上生了兩個孩子或更多的受訪者竟然不到一半(49%)。
換另一個角度來看,58%的受訪者計劃生兩個孩子,但實際生了兩個的只有35%;而完全不打算生孩子的受訪者只有4%,但實際上膝下猶虛的受訪者竟占了23%。

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輔助生殖技術在幫助40歲以上婦女生育的成功率非常高。(海峽時報)
調查的另一項結果則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單身和已婚)錯誤地認為,隨著醫藥科技的發展,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幫助40歲以上的婦女生育的成功率非常高。
真心想生育的夫婦,可能還是不要抱著隨緣的心態比較妥當。
半數單身者目前沒有在約會
生兒育女的第一步,當然就是找到另一半,攜手步上紅地毯。

表示有意結婚的單身受訪者,半數目前沒有在約會。(海峽時報示意圖)
單身受訪者當中,有80%表示有意結婚,77%表示想生育孩子。
但是,調查也發現,受訪單身者中,半數目前沒有在約會。而這些人士當中,38%是「情場素人」,從來沒有和任何人約會過。
他們不約會的首要原因如下,其中,還是有將近一半選擇「隨緣」:
社交圈子有限(58%);
沒有太多機會遇見合適的對象(57%);
對約會抱著隨緣心態(48%)。
雖然2021年的結婚率比2020年激增了25%,但主要原因可能是2020年的冠病疫情阻斷措施,迫使許多人延後婚姻計劃。

調查發現,單身人士對紅娘網站和手機應用的接受度和使用率較往年為高。(路透社)
所幸,隨著網絡的普及,單身人士對紅娘網站和手機應用的接受度和使用率已提高,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更多管道認識異性。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有意結婚的單身受訪者其實正在遞減。2012年,有86%單身受訪者表示有意結婚,但這個數字到了2016年就減少到83%。
這個數字在接下來幾年可能還會繼續下降,因此,真心想結婚的單身人士,或許還得積極一些,別再「隨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