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巴西班讓批發中心出現大型2019冠狀病毒感染群,而較早前,大巴窯東夜間蔬菜批發市場也因出現冠病確診病例而暫時關閉,引起大家對於蔬果表面是否會傳播病毒的疑慮。
究竟蔬果表面是否會傳播冠病?公眾在購買和處理蔬果時應該注意什麼?
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表示,理論上,若冠病病患在蔬果上咳嗽,之後有人接觸了這些蔬果後再觸碰口鼻,這個人有可能會被感染。

但他也指出,由於國人外出都戴口罩,因此不論是食物還是任何物件表面,都不太可能受到足以傳播冠病的污染。此外,人們不可能通過食用表面存在冠病病毒的食物而染病。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也認為,冠病通過食物表面傳播的風險較低,因此公眾無需對購買和觸碰蔬果過於擔心。他指出,保持手部清潔衛生和保持安全距離才是減少冠病傳播的關鍵。
張毅穎說,在濕巴剎和批發中心,公眾往往比較不注重保持安全距離,尤其是在付款的時候,而且人們通常會選擇用現金交易。另外,公眾和攤販都使用公用設施,例如衛生間和洗手盆等,因此冠病更容易在近距離觸碰相同表面的這些情況下傳播。
「我們從疫情一開始就不斷強調,保持手部衛生和在咳嗽、打噴嚏時遮蓋鼻腔的重要性,而這些比擔心病毒通過觸碰蔬果傳播更重要。」
包裝蔬果再售賣?專家:沒必要
針對蔬果是否需要包裝好再售賣,以儘可能減少病毒通過觸碰蔬果而傳播的風險,兩位專家皆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張毅穎說:「人們購買包裝蔬果時,還是會觸碰包裝,所以沒有這個必要。」
戴爾弗斯爾也認為:「這沒有必要,而且實施起來具有挑戰性且附帶成本。當然,人們在購買時不要觸碰太多物品是最好的,但我也理解這是個自然的行為。所以基本的手部衛生和家中良好的食物處理習慣就足以抵消這個本來就不太可能發生的傳播方式。」

戴爾弗斯爾提醒公眾在處理食材前後勤洗手,並在將食材帶回家後進行適當的清洗。他表示,不論我國是否存在冠病疫情,這都是基本的食物處理原則。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27日發布的文告,巴西班讓批發中心出現大型冠病感染群,目前已有82起相關病例,當中76人在那裡工作。批發中心昨天已關閉,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下周四(30日)下午3點重開。位於大巴窯東7巷的大巴窯東夜間蔬菜批發市場早前也因多名攤販確診,關閉三周。
政府再度收緊防疫措施
對於新加坡激增的感染人數,新加坡政府決定再次收緊防疫措施。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指出,收緊安全管理措施未必會馬上降低每天確診的人數,但它將讓確診人數增長速度放緩,避免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當局將在兩周後檢討這些措施。
據悉,新加坡將進入近一個月的穩定疫情階段,為了減緩冠病在社區傳播的速度,安全管理措施下周一(9月27日)起收緊,其中包括將社交聚會與餐館堂食的人數上限從五人減少至兩人。

餐館堂食仍舊只對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檢測呈陰、冠病康復者,以及12歲以下兒童開放。到小販中心或咖啡店用餐則沒有類似限制,但人數上限同樣是兩人。
政府也宣布,每一戶每天所能接待的訪客也將從五人減至兩人,居家辦公再度成為默認模式,小學生的居家學習期也將延長。當局將在兩周後檢討這些措施。
與衛生部長王乙康、財政部長黃循財共同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表示,收緊安全管理措施未必會馬上降低每天確診的人數,但它將讓確診人數增長速度放緩,避免醫療系統不勝負荷。
根據衛生部文告,出席宗教集會和儀式、會展活動,以及觀看電影、現場演出和體育競賽者,如果都已完成疫苗接種或安排了活動前檢測,人數上限仍是1000;出席結婚宣誓儀式者須按兩人一組就坐,婚宴人數限制仍為250人,但可以五人一桌。

衛生部強烈建議未接種疫苗者及年長人士避免出席這類活動,因為活動前檢測只能降低出席者對他人造成的風險,而不是出席者本身面對的風險。
文告也指出,區別疫苗接種與否的安全管理措施、戴口罩以及嚴格遵守安全距離限制,仍是確保大型活動出席者安全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