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祖居的地上還留下一些石制器物。攝於2015年)
告別金門
帶著說不出的心情,回到 18 號前的庭院,這時,太陽已經開始西沉。大家聚在一起,又聊了一陣。一名九十多歲的老太婆趨前來看,幾個堂侄(後來 17 號的李榮章也趕來會面)紛紛要我稱呼她「阿嫂」,一種很家庭式的溫馨氛圍就此散開。
老人很瘦小,但精神很好,臉上滿是笑意,望著我這位南國來的後輩,眼睛眯成一條線,仿佛在追憶歷史長河裡可能殘留下來的印象,望了良久,最後竟笑出聲 :「我都未記了了,若是老的置,伊都知影啦!」(閩南語:我都不記得了,如果老人還在,他就知道啦)我沒敢問她丈夫是誰,說出來我也不一定認識。
西山前李家村每個長輩也許都知道 16 號的故事,這麼長的時間,故事大概已經演繹成長篇傳奇小說。
告別時刻,大家都叮囑要常回鄉走走,我嘴裡雖應著,心裡卻毫無主意。離開沉沐在黃昏中的老厝,拜別燕尾馬背,也不敢再回望那間塌頂的紅磚石屋,因為心裡早已種滿紫色牽牛花揶揄的笑。
上車前,聽到一陣笑聲,轉頭一望,九十多歲的阿嫂在女傭陪伴下,迎著夕輝,開心望著眼前一片翠綠。不敢驚動這份寧靜,關了車門,靜靜走了。
後記
隔天一早,我還在民宿房裡梳洗,房外突然響起一陣急促敲門聲,還來不及回應,已經有洪鐘般的男聲在叫我的名字。
原來榮協和民宿主人是拜把兄弟,毫不費勁就找到我。我開了門,他把一張抄寫得工工整整的紙張遞到我手上,吩咐我回去好好存起來,說完匆匆趕去上班。
我立在房外,良久才攤開這張紙,上面列著我曾祖父到我孫兒每一個人的輩分排列。這份家譜把我祖父、父親和我這三代人的斷層重新銜接起來,意義不能不說重大。文件上的每一個名字,對我都是一種衝擊。希望能再回來,問出更多背景、搜集更多資料,就以 1937 年祖父告別金門島開始,寫一篇李氏家族的長篇小說。

李寧強
作者簡介
李寧強,一手拿筆,一手拿相機的文圖創作人。前電視新聞編輯與電視劇製作人。2020年以詩集《風向雞》贏得新加坡文學獎之「最受讀者喜愛獎」。有八部著作:
1. 攝影文集《像由心生》(2013年)
2. 攝影文集《千眼一點》(2015年)
3. 散文集《說從頭》(2015年)
4. 攝影文集《心田無疆》(2016年)
5. 攝影詩集《風向雞》(2018年)
6. 散文集《回甘》(2020年)
7. 綜合著作《音濤三韻》(2020年)
8. 散文集《戲夢錄》(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