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稱為彈丸小島
但在這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被規劃為「保留建築」的
竟有7000多棟!
涵蓋全島百多個地區

大部分的歷史建築都為私人擁有
經過歲月的洗禮
化身為藝文空間、博物館
商業中心、餐飲場所等
現在就讓我們從老房子的新身份
尋覓它們的歷史痕跡!
1 國家設計中心
National Design Centre
地址:密駝路111號(111 Middle Road)

昔日
這座百年歷史建築
最早是聖安東尼女中
1906年改名聖安東尼修道院女校
新加坡二戰淪陷時期
這裡曾變成避難所
二戰後復校
直到1995年女校遷至勿洛
南洋藝術學院入駐這裡
後來學院也搬出後
建築被空置數年
今日
2014年改建成新加坡首個
國家設計中心
把設計和創意工作的辦公、交流
展覽、零售、體驗、實驗等活動
匯聚在同一屋檐下
原本修道院禮拜堂被改建成禮堂
裡面保留了四面牆上的天使浮雕
展現建築的前世今生
2 舊國會大廈
The Art House at the Old Parliament
地址:諧街1號(1 High Street)

昔日
舊國會大廈建於1826年
是新加坡受保護的國家古蹟中
「年齡」最大的一個
它原本用作住宅用途
到了1954年才成為國會大廈
1999年9月6日
隨著新國會大廈正式啟用
當時已有172年歷史的舊國會大廈
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
今日
2004年改名為「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
(The Art House at the Old Parliament)
裡面有音樂廳、黑箱劇場
電影放映室、多功能展廳等表演
與展覽設施
底層也有餐廳和咖啡店
3 吉門營房
Gillman Barracks
地址:洛克路9號(9 Lock Road)

昔日
最早歸戰前英國駐軍所有
並以英國炮兵將領
偉珀•吉門(Webb Gillman)命名
英軍於1971年撤退後
以新幣1元把它「賣給」國防部
作為新加坡工兵學校
改稱吉門軍營
國防部在1970年代末棄用吉門軍營
之後被聖安德烈初級學院
和立化中學當作過校園
今日
2012年被發展成新加坡當代藝術地標
集藝廊、展廳及餐廳等
休閒場所為一體
4 晚晴園
Sun Yat-sen Villa
地址:大人路12號(12 Tai Gin Rd)

昔日
這棟洋房是新加坡先驅人物
張永福和弟弟張華丹
在1905年買下
作為奉養母親安享頤年之居
孫中山到新加坡宣傳革命時
張永福徵得母親同意
把這棟房子捐作孫中山的革命基地
今日
2001年修復後的晚晴園
正式成為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除了開放給公眾參觀外
也定期舉辦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活動
5 聚春園
Ju Chun Yuan
地址:廈門街130號(130 Amoy Street)

昔日
原是萃英書院
擁有百多年歷史
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
和最有歷史意義的私塾
今日
已不見琅琅讀書聲
古老的書院
曾被裝潢成高級法國餐館和泰國餐館
目前被遠東機構和福州聚春園
(1865年創立)設立成「聚春園」餐廳
售賣福建佛跳牆和中式佳肴
裝潢雅致
新加坡
作為一座花園城市
不僅僅有現代都市的繁華
還有給人安靜的文藝聖地!
新加坡受東西方文化影響
把亞洲與世界其他國家連接起來
不但是地理上的樞紐
而且並逐漸成為東西方文化產業樞紐
小文想問一下我們
親愛的小夥伴們
你們有去尋覓過「彈丸小島」的
歷史痕跡嗎?
